许烺光的第一部重要著作《祖荫下:中国文化与人格》(1948年)探讨了中国的家庭关系和亲属群体。他提出,支配传统中国整个亲属结构的根本是“父子同一关系”(父子一体关系):这种关系是以作为整个亲属结构的两大主要因素——父系和辈分为根本而存在的,又反过来是这两大要素的根本。许烺光在这里用“同一”来表述父子关系,“是因为父子间的责任和权益并非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相互作用的”。父亲必须在儿子年幼的时候供给衣食,以传统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家庭;儿子必须对父亲孝顺服从,生养死葬,保证家族的延续。父子这么做都不仅仅是因为要为对方尽义务,而是对共同的祖先承担责任。“父子同一仅只是一个大家庭范围内所必须的一条纽带,一边连接着众多的祖先,另一边是无数的子孙后代。”(许娘光,2001:205)
为了加强父子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家庭制度中,夫妻关系是受到贬抑的。这一方面表现为男女两性的不平等,男性的地位远高于女性;另一方面表现为男女之间的一切性爱表示都受到贬低和压制。为了维系正常的父子关系和保证父系的延续,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理想家庭是大家庭。但是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要有集体精神,共同分享荣誉,和睦相处;而且要目标一致,共同占有利益和物质资料。同时,人们通过传统教育,让后代接受父系的观念,延续大家庭的理想,模仿、尊崇祖先的一切,压抑自己的个性。因为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祖先的荫庇之下,所以对祖先的崇拜成为一种家庭宗教,成为传统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烺光,2001:206~210)。至此,许烺光利用在中国西南喜洲的田野民族志资料,勾画出了中国传统家庭的生活、家庭成员的关系和亲属群体的结构。
但是作为一个心理人类学家,传统家庭制度并不是许烺光的最终研究目的,他进一步想探讨的是被他当作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传统家庭制度对于个性的形成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许娘光认为在祖先庇荫下,对于人格有着重要影响的是权威和竞争。父子同一和传统教育造就了富家子弟依旧富裕,贫穷的人依然贫穷。富人为了权力和名誉而竞争,而穷人则为了生存而竞争。在父子关系形式上相同但在经济条件上的差别塑造了两种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富者依赖父辈,听命于传统的父权;穷者独立性强,不甘受传统的父权摆布(许烺光,2001:7-8)。
……
展开
——W.J.古德
两性关系问题的实质是人类自身的权利,而不只是两性之间的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