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奇,著名导演/策划人/音乐人/制作人/乐评人/作家/学者。先后策划、制作了CHANNEL[V]《非常中国》(1995-1996)、凤凰卫视《音乐无限》(1997-1998)、MTV《天籁村》和《光荣榜》(1999-2004)等节目。导演和策划第一届到第六届CCTV-MTV音乐盛典(1999-2004):参与制作第一届到第三届MTV亚洲大奖在新加坡的颁奖典礼(2002-2004):“导演·明星·欢乐汇”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年度盛典总导演(2010):“古运河之恋”——清名桥晚会实景演出总导演(2011)。著有《走在娱乐界的边缘》《七日谈》《对话美国》。
权基永,1990年9月至1996年2月就读于延世大学研究生院,2009年9月至今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就读博士课程(文化产业方向)。曾企划并举办多次关于中韩文化产业交流论坛,如2002年“韩中文化产业论坛”,2003年“第2届韩中文化产业论坛”,2004年“第3届韩中文化产业论坛”,2005年“第4届韩中文化产业论坛”,出版《中国文化产业导书》《中国文化产业报告书》《中国移动内容产业报告书》《韩中著作权保护及促进贸易的战略报告》等著作。
展开
——南宫映浚(韩国人,韩国文化振兴院北京代表处代表)
我们比较熟悉韩国的车、手机,却不熟悉韩国。在对话里,我看到了韩国陌生的一面。这是一本开卷有益的枕边书。
——田震(歌手)
有时候,从平等的对话开始的不只是了解。
——张楚(歌手)
与其通过韩剧想当然地去看韩国,还不如抽点时间读读这本《对话韩国》。
——阎建钢(《中国地》导演)
在浮躁的年代,一个人能静下心来超越自己,坚持并努力搭建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的和合之桥。《对话韩国》让我们看到一种静悄悄的力量,一如静水流深,恰似春苗日增。
——康洪雷(《士兵突击》导演)
“韩流”现象不能不说是一个研究的大课题,从中中国人能看到什么,对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价值的。
——戴军(主持人)
《对话韩国》透过两个人漫谈式的对话,让中韩两国人更近一步认知彼此、理解不同的对方。
——水木年华卢庚戌(歌手)
山奇导演的《对话美国》拜读过,以独特的视角用对话形式展示了中美文化的特点和差异,相当精彩。新书《对话韩国》值得期待!
——含笑(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