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以宪法性权利为原则:constitutional rights as principle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1534
  • 作      者:
    邹利琴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邹利琴,法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法律与道德,以及康德政治哲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律与道德的论述,一直是法学理论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最有争议的部分。宪法论证理论聚焦了法律与道德的争议。《民权学子文丛·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以宪法性权利为原则》主要研究宪法论证的正当性问题。从经验层面上,我们可以为建立宪法论证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这些理南都不是建立宪法论证的充分条件,因为在经验论据中宪法论证的功能会有缺陷,实际效果也有反例,而且并非所有国家都有此种制度。鉴于此,《民权学子文丛·化解法律与道德之争:以宪法性权利为原则》拟从道德和政治哲学层面,尽力探索建立宪法论证的正当性理由而非必要的经验理由。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上一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稍作修改:某一镇长选举前,承诺为本镇居民服务,修建一处公园,就职之后为了取得居民的信任以便来年的选举再度当选,决定公园工程对外公开招标。外地一家著名且声誉很好的园艺公司打算参加竞标。尽管如此,他还是想让自家亲戚承包此工程,从中获利。他将如何采取行为呢?假设镇长决定考虑,在某些情况下是坚持还是不坚持为本镇居民服务这个政治承诺,在实际上是履行还是不履行这个政治责任。镇长很可能会认为遵守这样的政治承诺会带来不利的后果。他期望能从中受益,但是不想靠完全限制自己的获利行为,而是靠居民对他的继续信任。因此,假使镇长依据直接利益去作简单的判断,那么,他就会决定违反对居民的许诺,直接让自己亲戚承包工程,甚至不用考虑是不是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但是,镇长的这个决定既不精明又没有理由。
  首先让我们假定,本镇居民能够确切知道这位镇长是否坚守了选举时提出的为居民利益考虑的政治承诺。因此,一旦镇长违反了承诺,本镇居民就会察觉这种背约行为,并且就会考虑,根据镇长的行为,他们在来年的选举中应当做些什么,不再选举他当镇长。当这位镇长考虑在现有的情况下是否要坚守这个政治承诺时,预见到这一切后,他必然会得出结论:真正精明或者审时度势的行动方针就是坚持履行这个政治承诺,公开招标,选择最有利于工程的投标人。
  现在,再让我们假设,本镇居民无法确切知道这位镇长在某些可以设想的具体情况下是否坚持这个政治承诺。如果镇长作出判断,认为坚守政治承诺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那么,根据直接的利益和精明的打算,他一定会作出不执行这个政治承诺。因为这位镇长的决定是不为本镇居民所知道的,也不会影响居民对他的继续信任。所以,在此时,这位镇长违背承诺所获得的好处总是大于他因此而造成的任何损失。
  ……
展开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质疑宪法审查的正当性
第一节 政治与法律二元对立:戴雪的无涉道德的宪法理论
一 确立议会主权原则
二 消除政治道德的影响
三 受到抑制的司法审查
第二节 政治领域中民主原则质疑宪法审查:格里菲思和沃尔德伦的宪法理论
一 格里菲思的“政治宪法”理论
二 沃尔德伦的民主程序确立基本权利的理论
第三节 法律领域中宪法性权利的不可审查性:排除政治道德的宪法解释理论
一 泰耶尔的法院怀疑理论
二 汉德的权利怀疑理论
三 中立原则理论
四 伊利排除实质价值判断的民主程序权利

第二章 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宪法性权利
第一节 政治和法律的划分问题
第二节 政治、政治道德和宪法
一 政治为什么要有道德
二 空泛无理性的政治道德
三 理性的政治道德与宪法
第三节 作为理性政治道德存在的宪法性权利
一 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
二 宪法性权利不仅仅是法律
三 宪法性权利的道德基础

第三章 作为民主程序前提的宪法性权利:目的性民主和宪法审查
第一节 两种民主的概念与宪法性权利
一 操作性民主概念及其局限性
二 目的性民主的概念及其基本前提
第二节 目的性民主概念中的宪法审查——保护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
第三节 确证宪法审查的传统理由——分权理论的失落

第四章 可审查的宪法性权利:法官的宪法解释能力
第一节 宪法审查的唯一“正确答案”
一 法律的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
二 内在视角中特有的法律观念
三 从抽象的宪法性权利到具体的宪法性权利
第二节 “无法自圆其说”的宪法文本解释
一 宪法文本的“模糊”语言条款
二 凯尔森的纯粹法学理论与宪法文本解释
三 哈特关于法的空白结构的理论和文本解释
四 宪法文本解释不能“自圆其说”
第三节 法官道德解释宪法的困惑
一 不可调和的宪法性权利分歧
二 描述意义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三 规范意义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四 宪法道德解释的整体性要求
第四节 两种宪法解释模式:原意主义和阐释主义
一 原意主义的宪法解释模式
二 阐释主义的宪法解释模式

第五章 中国的宪法审查理论评析
一 从政治角度论证宪法审查
二 从纯粹法律角度论证宪法审查
三 从法律到宪法从事实到价值
四 应当受到重视的两个理论问

附录一 法律的道德分析
附录二 民主理论的诸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