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商法:理论基点与规范体系:theoretical basis and standardized system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76291
  • 作      者:
    郑曙光,胡新建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郑曙光,现主要从事经济法、商法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民商经济法研究中心经济法方向负责人、宁波市重点学科――经济法负责人、宁波大学经济法硕士点学科负责人。2002年以来,出版专著、编著7部,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浙江省规划办重点课题2项,主持浙江省高校重大研究项目1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1项,主持省社科联、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市社科规划办等课题10余项,研究领域涉及企业改制、公司并购、产权交易、市场准入等民商经济法律问题;发表论文40篇。其中2项研究成果获宁波市人民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2项研究成果获宁波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2项研究成果获浙江省教学厅高校优秀成果奖。现为全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地方立法专家咨询员,宁波市人大法工委立法咨询员,宁波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员、仲裁员,绍兴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专家咨询员,执业律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商法(理论基点与规范体系)》为更好地完善商事法律体系,作者提出要构建现代商法的理论基点与规范体系,并从此角度出发,探讨了商法的文化现象、部门法属性、商事主体制度、商行为制度、商法规范性质、商事法律责任、商事救济、商事自治组织、商法立法模式、商法实施环境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1.商的辞义学解释 在中文词义中,“商”之词义至少有三种解释。其一,作为一种度量衡单位,这可以从我们经常使用的“商量、商度”一类词语的用法上获知。在古代汉语中,商是一种计时单位,一刻称为一商,“商,刻也”。其二,特指行业、职业。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讲“阜通货,贿注行曰商”,可以作为理解“商”该种含义的起点。《汉书·食货志》记载,“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其三,意指讨价还价,或曰买卖活动。《白虎通义》说:“商其远近,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总之,从一般字义来讲,在中国汉语中“商”含有商品交换和货物买卖的内容。“商”即商品的买卖活动。这是人们对“商”的一般理解和朴素认识。“商”在英文中存在有“Commerce”,“Business”,“Trade”等几种译法,德语中为“Handels”,拉丁文中则为“Commerium”。在这些西方 语汇中“商”亦都含有商品交换和货物买卖的内容。按照《韦斯特(Webster)新国际辞典》的解释,“商”是指“商品交换或买卖行为”。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Blacks Law Dictionary)说“商是指货物、生产品或任何种类的货物之交换”。《牛津大辞典》说“商”为“商品交换和与商品交换有关的一切活动”。《拉威尼当代商法》则认为商事一词是对各种物品的交易或交换之总和。从语词上探讨商的含义,无疑是研究的一个楔入点。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广泛而大量地使用诸如商品、商业、商店、商标、商号、商人等与“商”相关的词汇,我们在研究经济生活中“商”的含义时,自然会想到将此类词意密切关联的词汇收集网罗在一起进行对比,从内涵上提取其所包含的商的公因式,依此获得具有普遍意义或绝对意义的商。 ①
  2.商的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通常是把“商”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流通环 节和流通部门加以研究的。随着货币的出现,商品交换的形式由以往的物物交换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财货交换。同时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交易领域的拓展,商品生产者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其产品的方式明显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且成本较高。更多商品的交易活动不再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进行,而是以某个第三人或第三方为媒介进行。逐渐地, 社会上就形成了一部分固定的从事商品交换中介活动的人,这类人即被称为商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被称为商业或商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学上的“商”是指居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从事商品买卖、调剂市场供需并从中获利的事业,又称固有商或买卖商。 ② 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整个人类生活由谋求基本生存条件转向追求财富的增值和满足生活的高需求,“商”的内涵也开始有了新的扩充。这时的商品流通形式已由过去的以货币为媒介转变为以商品为媒介,货币成为出发点和归宿,商品流通不再是生产者为了购买自身需要的另一种商品而出卖自己的产品,而是商人用货币买进商品再卖出去,从而获得超出原投入货币价值的货币,实现货币增值。 ① 概括起来,经济学上的“商”是指沟通生产与消费的直接媒介和中间环节,质言之,是指从生产者手中将商品低价买入然后以较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的中介行为,它既体现“商业的一般”,又体现“商业的特殊”。前者用公式表示即“商品(W)—货币(G)—商品(W)”,后者用公式表示即“货币(G)—商品(W)—货币(G)”。商人商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货币购买商品,再通过将商品转售出去换取更多的货币,从而达到实现追求资本增值的目的。
  3.商的文化学解释从文化意义上考察“商”,主要是从哲学观、价值观上来审视人们对 “商”的认识。在不同时期,各国对于商的认识传统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是以“财”为主还是以“德”为主,是以索取(需求)为本还是以奉献(服务)为本,经商是荣耀还是罪恶等,这些曾经在哲学文化层面引起广泛争论的命题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商的不同认识。在我国,自商、周时代起,便推行“士农工商”政策,“商”位列四 民之末,其发展空间极其有限。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儒家思想也包含深厚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经商取利不义”、“欲富必先仁”。“重农抑商”的理论和儒家学说“重义轻利”的思想在对待“商”的态度上竟然出现惊人的契合。乃至后来战国后期李悝、商鞅的变法革新,都把农业生产放在富国强兵的首要位置,而对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的商业采取了抑制政策,商人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秦汉时期的贱商政策更是奠定了中国两千年的轻商思想的基础。明中叶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学者在论及儒家思想与商人精神的关系时曾提及,在商帮崛起的地方,传统的“士农工商”中的“商”,已不再被排在末位,“士商常相混”,亦商亦儒,甚至弃儒从商。即便是“儒风独茂”的徽州,民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② 。
  ……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商法文化现象的一般考察
第一节 对商法中商概念的诠释
第二节 对商事法中法概念的诠释
第三节 商法文化的移植与培植

第二章 商法发展演进的考察与评析
第一节 中世纪商法与近现代商法
第二节 两大法系商法的流变与融合
第三节 我国的商事立法
第四节 对商法历史发展的几点评析

第三章 商法的部门法属性研究
第一节 影响商法部门法属性的若干因子分析
第二节 商法的部门法属性:以与民法的关系为分析视角
第三节 商法的部门法属性:以与经济法的关系为分析视角

第四章 商主体制度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商事主体独立性之内涵分析
第三节 商事主体独立性之外延分析
第四节 商事能力
第五节 企业组织与现代商法的发展

第五章 商行为制度研究
第一节 商行为制度研究价值分析
第二节 商行为的一般考察
第三节 商行为分类的考察和分析
第四节 商行为的特殊规则
第五节 商法对商行为的法律控制

第六章 营业制度研究
第一节 营业的法律特性
第二节 营业自由与营业限制
第三节 营业转让中的商法控制
第四节 营业规范体系在商法中的价值分析

第七章 商事强制性规范的考察与分析
第一节 商法规范的强制性与任意性
第二节 商法的品格特征:私法的公法化现象
第三节 泛公法化现象的防止:商法私法性质的回归与维护

第八章 商事法律责任制度研究
第一节 商事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 商事组织法责任
第三节 商事违约责任
第四节 商事侵权责任
第五节 商业判断规则对现代商事责任法发展的影响

第九章 商事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第一节 商事救济制度的一般考察
第二节 商事仲裁制度
第三节 商事诉讼制度
第四节 商事破产制度

第十章 商事自治制度研究
第一节 商事自治
第二节 商事自治组织
第三节 现代商人自治法在商法中的地位与适用
第四节 商事自治中的商法控制

第十一章 商事立法模式研究
第一节 学科意义上的商法与规范意义上的商法
第二节 商事立法模式评析
第三节 《商事通则》与商法发展

第十二章 商法实施环境研究
第一节 商法实施的环境依赖
第二节 中国商法实施环境的现状与思考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商法实施
第四节 我国商法实施环境变革问题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