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3.2013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749501
  • 作      者:
    郑智航主编
  • 出 版 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前学界对底层农民上访的研究主要受到“抗争性政治”研究范式在问题意识、理论适用和研究方法上的支配。这一研究范式常常将“权利意识”作为农民上访中先在的预设,并以此为前提展开对抗争原因、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本文试图对这一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并通过案例指出被形式理性化的“权利”所遮蔽的“地方性政治”因素或许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也是目前信访治理制度化在乡村社会遭遇尴尬的原因所在。对此,我们需要在制度设计上兼顾顶层设计和地方自主性,并且承认多元规则共存的制度环境的合法性地位。
展开
精彩书摘
  在X村,既然政府不准种房子,那么农户们就在谈判的基础上做文章,征地工作组在与农户谈判前都会请人测量土地和宅基地的面积并对房屋进行估价。农户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会给负责测量土地的工作人员送几百元一条的香烟,这样就能使10亩的地被测成十几亩甚至更多;而房屋的价格评估则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农户在与村干部谈判中一般是讲房屋的面积和建筑成本以及建筑装修的年份和好坏,但是有的农户以家庭成员的居住权为借口来找村干部博弈,“我不能因为为国家作贡献而子女没有地方住”是最为常见的理由,已经被征地的胡大叔通过自己原先的住宅面积为500平方米的老房子在小区二期换了三套新房。一套自己住,剩下的两套准备给两个儿子结婚用。征地不仅使胡大叔得到了近30万的补偿,而且得到了三套房子,儿子的建房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现在自己继续做着贩卖花生和棉花的小生意。我们去他家时,房子装修得十分漂亮,连卧室都铺着实木地板,可以说胡大叔一家通过征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根本不是主流的学术、政策和媒体话语所说的农民失地后生活的惨淡与凄凉。
  通过上述的方式来增加地权博弈的农户都是一般的普通农户,在X村真正厉害的农户则利用自己在村庄内外的社会权力来增加自己的博弈资本,这实际上是利用了自己在村庄内的关系资本。所谓关系资本,在村庄内一般而言是指亲属关系,农民通过自己某个在村庄内有地位和权力的亲属可以让其帮助多得补偿,村干部找该农户的亲属则是想让他帮忙减少征地补偿,而该亲属愿意出面则是为了从中得到好处或是积累自己的关系资本。村里的老治保主任告诉笔者,他家里的一个后辈在2009年征地时死活不愿被征地,村干部怎么谈都没有用,后来把他请过去做了几次工作就做通了,后来得到了20多万的补偿。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村干部主动找老治保主任时老人并没有同意,在村干部表示可以给2万元的好处时老人才愿意出马。关系也包括在村庄外的亲属关系,如果被征地农民有亲戚在政府工作,这层关系也能成为博弈资本。
  ……
展开
目录
法律社会学
被“权利”遮蔽的问题——对上访治理制度化的反思
“逼助型”调解与自保社会的兴起——一起医患纠纷的解决与回声
征地实践及其社会治理后果:鄂中X村调查
从依靠群众到群众失语——新中国村庄调解实践的法政治学分析
纠纷变迁与乡村社会性质的转变——基于宜昌市杨村的纠纷考察(1988~2007)

学术专论
民初法治文化建设论纲
中国法律史的材料与方法——以清代调处制度研究为线索的历史哲学思考
“普世人权”争论的分析与思考
论国家豁免与国际强行法的关系

农村问题比较研究
中日农用地土壤污染法律对策比较研究
日本保障农民收入的立法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欧盟农业环境补贴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体系
印度村民自治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以村级潘查亚特为考察对象

著述评介
美利坚共和国的衰落:正当性的危机(节选)
英美法上的说明义务与民事责任(上)
虚假的正义和“真正的”检察官——回忆录、致敬与解说词
司法制度理论与实践——读刘练军的《司法要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