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
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问题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在当今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那么,什么是民生?为什么民生问题成为中国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的对象和体系是什么?怎样认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的民生问题以及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利于深化人们对中国民生问题的认识,有利于中国政府和全社会的人们共同解决民生问题。同时,如何去考量中国的民生状况,如何去评价民生的改善,都是值得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问题。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概述
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的一些有志之士就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己任,孜孜以求,前赴后继,直到今天,民生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为中国人民的民生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为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找到了途径;在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目标;在新世纪新阶段,新一代领导集体正在带领人民向着高水平的小康生活迈进,民生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一、民生的含义与范畴
关于民生的含义与范畴界定是研究民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关于民生的定义,学术界还没有统一起来,但是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或“人民的生活”,这些都停留在字面的解释上。理解民生的含义,需要在广义和狭义两个意义加以认识。广义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与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每个方面,它的范围很广,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内容庞大,含义宽泛。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来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狭义上的民生,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的生存性创业、就业和生活环境,是指与人民的生活相关的一切活动和方面。其表现为人民群众范围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状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