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红色文化
20世纪前期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形成的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革命理念和革命文化,是20世纪中国文化中最为耀眼的文化景观和最为强劲的文化形态之一。围绕中国革命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学界已经在红色文化概念基础上进行了颇多探讨与反思。以红色文化指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创造,是近年来学界有关中国文化研究的鲜明特点,凸显了对革命文化的资源属性、文化传承、价值引导与教育教化功能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诠释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激活红色文化的文化力量,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节 红色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到20世纪以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当前文化研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种学术现象。本节首先梳理目前学界关于红色文化的相关界定.讲而探讨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层级结构与基本特征。一、红色文化界说
近年来,中国红色文化通过不同媒介得以传播和生产,形成了当下中国新的文化景观,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进入国人视野,推动了近年来的打色文化大众化趋势。红色文化从革命老区走向全国,从革命遗址旧迹走进万千大众的日常生活,并浸人人民群众思想灵魂的深处。重温红色经典、再造红色经典、反思红色历史、再现红色记忆……红色成为当前中国当之无愧的主流文化的标签。那么如何理解红色文化的含义呢?
(一)学界的既有研究
关于红色文化的内涵,自21世纪初开始,学界就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学界对红色文化的界定,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基本论点。
第一,“红色资源论”。即从文化资源角度界定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理解为红色资源。较早从红色资源角度理解红色文化的学者谭冬发、吴小斌认为:…红色资源’即指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的‘红色资源’则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历史痕迹和精神瑰宝。”①再如胡松、杨字光、朱小理认为:“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②可见,着眼于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对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和价值,将红色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研究、开发和利用,是目前学界的一个基本认识取向,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也得到部分学者的倡导。①从资源学的角度而言,有用和稀缺构成资源的基本属性,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文化产业、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现实需求面前,这不失为理解红色文化的一种路径,但从资源学角度界定红色文化,会导致偏重红色文化的资源属性,而忽略红色文化自身更为丰富的内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