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户籍制度研究:权益化及其变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43868
  • 作      者:
    马福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马福云,博士,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社会管理、农村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培训,也长期关注并从事户籍制度相关社会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户籍制度研究:权益化及其变革》将着力点放在户籍制度及其相关权益的调整上,在回顾我国古代和近代史上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将我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和调整置于我国近代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系与国家现代化的背景中进行分析,按照时间顺序阐释了我国户籍制度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制度。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引进,催生了中国的现代工业产生和发展,也刺激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分解,逐步形成了传统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与现代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并存,互相掺杂、互相影响,并不断向现代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迈进的二元经济结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格局及城市结构的二元化和社会结构的二元化。因为大批通商口岸的开放,我国的城市格局分别开始明显向沿江、沿海地区倾斜,原来运河沿岸和内地城市明显衰落了。这些口岸城市既是外国入侵者的基地,也是输入中国现代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人口,又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和现代化推进的首批据点。口岸城市集中了中国的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集中了中国现代性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要素,和基本上仍然滞留在传统状况下的广大农村形成了极不和谐的二元结构。在社会结构方面,传统的阶级阶层(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分解,新的阶级阶层(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逐渐出现发展,形成新旧阶级阶层并存,互相矛盾、互相斗争和转化的二元结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在新的社会资源配置格局下,形成了双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对双重二元结构的划分,说法不一。①陈婴婴则从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化角度,以工业化为技术变量,以市场化为制度变量,将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区分为四种类型:Ⅰ.高工业化水平和低市场化水平的现代计划经济部门。Ⅱ,低工业化水平和低市场化水平的传统自然经济部门。Ⅲ,低工业化水平和高市场化水平的高度成熟的前现代经济。Ⅳ.高工业化水平和高市场化水平的现代市场经济部门。改革前我国的二元结构是由部门Ⅰ和部门Ⅱ所构成的,到目前其市场化程度依然较低。部门Ⅰ是被纳入严格国家计划体系的城市国营部门,部门Ⅱ以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为主体。而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部门Ⅲ和部门Ⅳ形成,其突出特点是生产以市场为导向。部门Ⅲ虽也属传统部门,但其生产目的是市场交换,主要指手工业生产的城乡民营工商业;部门Ⅳ以民营现代产业为主体,其活力和前景非常可观。②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户籍制度的概念及理论
一、户籍及户籍制度
二、户籍制度研究的背景
三、户籍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四、户籍制度研究的理论铺垫

第二章 传统社会的户籍制度
一、古代中国户籍制度
二、近代中国户籍制度
三、传统社会户籍制度的启示

第三章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建立
一、户籍管理制度的初建
二、户籍制度的混乱和恢复
三、户籍制度建构的动因探究

第四章 当代中国户籍权益的建构
一、户籍的权益配置制度
二、不同户籍性质的权益差异
三、不同户籍性质群体的社会行动

第五章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调整
一、放松“农转非”政策
二、从“自理口粮”到“当地有效”户口制
三、流动人口的暂住证与居住证管理
四、户籍制度的松动:从小城镇到大中城市

第六章 当代中国户籍权益的改革
一、户籍权益配置制度的调整
二、不同性质的户籍权益差异
三、户籍权益调整后的社会行动

第七章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特征
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原因
三、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

第八章 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前瞻
一、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
二、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途径
三、余论:制度与发展

参考书目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附录2:中国户籍制度变迁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