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可吸附在固体颗粒上(悬浮固体或沉积物)或被生物群所吸附,由于吸附作用减少了其在水中的浓度。<br> 内分泌干扰物可以通过渗滤和回灌进入地下水中,因多数内分泌干扰物为疏水性和低溶解度,会吸附在固体有机物上,而减少渗滤到地下水中的数量。通过回灌水而带人地下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其输送决定于对流、扩散、吸附和生物降解。<br> 江河底部都有泥砂沉积物,内分泌干扰物可附着在沉积物上,这样将会导致:<br> (1)水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不易去除,且更为持久地存在;<br> (2)江河底部的泥砂沉积物是不稳定的,可以在水流作用下重新冲刷而再悬浮起来,并随水流移动,将污染物带到尚未污染的地方,扩大了污染的范围;<br> (3)转化过程受到水解程度或生物降解时内分泌干扰物浓度的影响;<br> (4)对底栖生物和鱼类会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并且在食物链中进行生物积累。<br> 附着在沉积物上的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和转化,主要和沉淀、降解以及水流输送等有关。<br> 内分泌干扰物在有机物颗粒上的吸附和有机碳一水分配系数(Koc)有关,并和其水溶性成反比。绝大多数内分泌干扰物会吸附在固体表面上,因此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和悬浮颗粒的迁移相一致。天然有机物易于吸附低溶解度的疏水性内分泌干扰物,相比之下,内分泌干扰物在黏土颗粒上较难吸附。在内分泌干扰物吸附和脱吸之间存在着平衡,由于化合物的疏水性,极有利于吸附,因一般吸附过程是可逆的,也可以脱吸,但脱吸程度有一定限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