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有关英国啥利王子的消息不断上报,一会儿深夜在伦敦高级酒吧外和八卦媒体记者发生肢体冲突;一会儿在阿根廷度假遭到绑架威胁,让唯恐天下不乱的小报记者兴奋之余又开始重提多年前因车祸不幸去世的戴安娜王妃的种种轶事,以及她和查尔斯王储婚姻之间的所有痛楚。
时过多年,让所有喜爱戴妃的人遗憾的是,后来英国皇室刻意释出消息:查尔斯王储和他永远的情人、英国小报曾嘲讽为“老巫婆”的卡米拉有可能在近期完婚。卡米拉也已经被两位小王子接受,频繁地出现在王储的私人家庭聚会中。甚至英国的民意调查也显示,英国人民终于被查尔斯王储的深情感动,认为一个男人可以专注地挚爱一个女人历经四十年而不衰是非常高尚的情操,所以现在即使是热爱“永远的英伦玫瑰”的英国人民也都原谅了查尔斯王储的不忠,愿意祝福他和卡米拉拥有美好的爱情和婚姻。
这个结局给许多所谓的婚姻情感专家有了做文章的大好素材(当然,我也芷其中之一)。戴安娜的美丽是无可比拟的,她的美丽无法模仿或复制,她的优雅气质至今仍是近代美女的典范,甚至她内心的善良温柔也不是徒有美丽外貌的女子所能等量齐观的。可为什么王储肯舍弃人人心目中完美典范的黛安娜,甚至愿意危及王位而执迷于既不年轻也无美色的卡米拉?戴安娜到底做错了什么?如果连她都不免被丈夫背叛,那平凡如此的我们呢?当然深宫帷幔内的秘辛作为平民百姓的我们自然无从知晓,可这个现象也许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她是不是缺少了查尔斯最渴望的东西?
其实,现实生活中和戴妃一样不幸的例子屡见不鲜,常看见某人丈夫外遇的对象完全无法和原配相比,旁人不解,身为当事人的自己更是不解,为什么我的美丽无法让他驻留?为什么他要找一个完全不如我的人来羞辱我?其实这个谜团老祖先早在《战国策》里就说得很明白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大部分的人读这句话时可能都把重心放在“女为悦己者容”上做文章,可我倒觉得“士为知己者死”才是这句话的重点,它不仅用在战场或商场上得当,应用在情场上更是一针见血。
曾经有两位生物学家克雷兰德·福特和费兰克·比奇对两性间的吸引力做了个调查研究,发现在近两百种部落文化中,女人的外貌是否美丽受到了比男性外貌更为‘‘明显的关注”。另一位社会学家大卫·布斯1990年的研究也发现,在他考察的三十七种文化中,有三十四种认为男人比女人更看重对方的肉体美和容貌美。只有在印度、波兰和瑞典这三种文化中,男人和女人之间没有表现出什么差别。但有趣的是,这个区别只在求爱的过程中出现,一旦进入情感的固定关系后,男人对伴侣外貌的重视就不如“温暖和舒适性”了。
温暖和舒适性?这是什么概念?难道把女人比喻成一床被子?没错!对大部分的男人而言,他眷恋的女人就像一床可以温暖覆盖的被子,冷了可以盖着,乏之可以倚着,懒了可以抱着,烦了还可以揉着。在盖被子的过程中,被子是否装饰华丽并不重要,闭着眼睛、贴在脸上、裸着肌肤接触的感觉,才是最窝心重要可长可久的。
展开
——金韵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