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299073
  • 作      者:
    刘玉梅主编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第2版)》内容根据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做了较大的改动,引用了最新的技术数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汽车节能方面最新的科技和科研成果。书中介绍了国内外汽车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汽车节能的潜力;重点分析了汽车节能的基本原理、途径和方法;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汽车节能理论、节能技术及节能装置。《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第2版)》内容新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br>    《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第2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交通类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汽车制造、汽车使用、管理、维修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1.1 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br>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汽车一刻也离不开石油。据统计,一辆汽车年平均消耗石油约5吨。截止到2008年,世界汽车保有量已突破9亿辆,其中中国约为6467万辆,除此之外中国的摩托车保有量已达到8954万辆,挂车101万辆,上路行驶的拖拉机1464万辆。并且世界汽车保有量正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其中中国将达到1.3—1.5亿辆),届时汽车所消耗的石油将达到每年55亿吨,交通用油将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而中国预测到2020年,进口的石油将占石油需求的50%以上。巨大的石油进口需求将严重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并阻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到2020、2030年时,中国的机动车燃料消耗量需求将分别达到2.3亿吨和3.7亿吨,分别占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57%和87%。可见,汽车是消耗石油的大户。<br>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到目前为止全球石油已探明可采总量约为1.2万亿桶,按2006年产油306亿桶计算,石油储采比40:1。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探明的可采石油资源理论上仅供开采40年。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只有尽可能地节约能源,才能延缓石油枯竭的时间,并赢得充足的时间,以完成新能源的替换工作。<br>    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获得相同的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的前提下,使能源的消耗量下降。节能的目的,就是减少国家整个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来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世界节能委员会的报告提出:节能的中心思想是采用技术上现实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与社会可以接受的方法,来有效地利用能源。可见,节能的目的是要求从开发到利用的全部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能源利用率。<br>    节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最便宜、最迅速地获得供应的“新能源”。因此人们说:“节能是开发第五能源(煤炭、石油、水电、核能四大能源之外),是不产生放射性废料、没什么污染的能源”。因此,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节能工作。<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1章 概述<br>1.1 汽车节能的重要意义<br>1.2 国内外汽车节能概况<br>1.3 汽车节油效果的评价指标<br>1.4 影响汽车实际油耗的因素<br><br>第2章 发动机的节能原理与技术<br>2.1 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及评价指标<br>2.1.1 发动机的工作性能<br>2.1.2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br>2.1.3 发动机特性<br>2.2 发动机的节能原理与途径<br>2.2.1 提高充气效率<br>2.2.2 提高发动机的机械效率<br>2.2.3 可燃混合气含量与发动机工况的合理匹配<br>2.2.4 提高循环热效率<br>2.2.5 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br>2.3 发动机节能技术<br>2.3.1 发动机稀燃技术<br>2.3.2 发动机的增压技术<br>2.3.3 燃油掺水节油技术<br>2.3.4 发动机可变气缸排量技术<br>2.3.5 发动机可变配气正时技术<br>2.3.6 可变进气歧管技术<br>2.3.7 可变压缩比技术<br>2.3.8 汽油机燃油喷射与点火系统的电子控制技术<br>2.3.9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电子控制技术<br>2.3.10 电子节气门技术<br>2.3.11 陶瓷发动机<br>2.3.12 EcoBoost发动机技术<br>2.4 发动机的节能装置<br>2.4.1 火花塞二次空气导人环<br>2.4.2 发动机磁化节油器<br>2.4.3 喷水节油器<br>2.4.4 节油点火装置<br><br>第3章 整车的节能原理与技术<br>3.1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br>3.1.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br>3.1.2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br>3.2 整车的节能技术<br>3.2.1 改进传动系统<br>3.2.2 减小汽车行驶阻力<br>3.2.3 减轻汽车整备质量<br>3.2.4 自动滑行超越离合器<br>3.2.5 磁粉式电磁离合器<br>3.2.6 车用自励式缓速器<br>3.2.7 汽车定压源能量回收系统<br>3.2.8 润滑油的使用<br>3.2.9 辅助设备<br><br>第4章 汽车使用节能技术<br>4.1 发动机起动升温与节油<br>4.1.1 常温起动<br>4.1.2 冷起动<br>4.1.3 热起动<br>4.2 汽车起步加速与节油<br>4.2.1 起步操作<br>4.2.2 初始档位的选择<br>4.2.3 起步时控制节气门的方法<br>4.2.4 起步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对油耗的影响<br>4.3 汽车换档操作与节油<br>4.4 合理选择运行速度<br>4.5 合理控制行车温度<br>4.6 汽车滑行与节油<br>4.7 燃料和润滑油的合理使用与节油<br>4.7.1 内燃机燃油性能及合理选用<br>4.7.2 车用润滑油的性能及合理选用<br>4.8 轮胎的合理使用与节油<br>4.9 汽车的合理维护与节油<br>4.9.1 发动机维护与节油<br>4.9.2 汽车底盘维护与节油<br><br>第5章 代用燃料汽车<br>5.1 天然气汽车<br>5.1.1 概述<br>5.1.2 天然气汽车技术<br>5.1.3 压缩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汽车<br>5.1.4 压缩天然气-柴油双燃料汽车<br>5.2 液化石油气汽车<br>5.2.1 概述<br>5.2.2 液化石油气.汽油两用燃料汽车<br>5.2.3 液化石油气.柴油双燃料汽车<br>5.3 醇类燃料汽车<br>5.3.1 概述<br>5.3.2 甲醇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br>5.3.3 乙醇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br>5.4 电动汽车<br>5.4.1 概述<br>5.4.2 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及性能<br>5.5 混合动力汽车HEV<br>5.5.1 概述<br>5.5.2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br>5.5.3 混合动力汽车的行驶性能<br>5.6 太阳能汽车<br>5.6.1 发展概况<br>5.6.2 太阳能汽车的优势<br>5.6.3 太阳能技术在电动车中的应用特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