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无法规划
当谚语里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时,它是在表达一种对时间的敬意。而当美国女人简·雅各布斯认为纽约也不是一天建成时,她想表达的却是对城市建设的反思。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雅各布斯坚信城市应该是自发生长起来的社区集合,而不应该纯粹是一个人工规划的工程。
关于如何建设城市,如何规划城市生活,人们反复争执,甚至多次动用政权的力量。这种规划崇尚工程的力量,热衷于像传说中的神那样,在一夜间建成一座城市。这种规划是在稿纸上构建一座城市,它是理性的产物,它人为地规定人们应该享受什么样的房屋和道路,在哪里集会和购买商品。在这种规划里,人不是城市的享受者,而是城市的组成者,他们被按照图纸分配在应该在的地方。
这种理念的终极表达也许出现在前苏联,在那里,流行的设计理念是巨大的水泥广场和纪念碑,以及宽阔的马路。而人的住宅被按照集群严格地分割,并按照级别的高低区分位置和居所、乃至窗户的大小。
设计者对着图纸沾沾自喜,以为为所有人创造了美好城市的幸福生活,但他们并不成功。柯布西耶为巴西建设的新首都就是这样,它美轮美奂,整洁气派,但人们不喜欢它,先是长久地抗拒使它成为一座死城,然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用生活把它改造成一座更凌乱和细碎、但更适合生活的城市。
居民和设计者用各自的智慧争夺着对城市的权威,究竟谁成功了还很难说。不过,它关系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口号是否最终能够实现。
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但毕竟不是所有城市都能让所有人的生活更美好。一个并不遥远的例子发生在迪拜,一座在沙漠里规划出来的城市。它是够梦幻、够浮华、够美丽的了,但它危机重重。想必有很多人都在思考:在这座城市里,生活是否更美好了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