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214533
  • 作      者:
    胡汉才编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3版)》以MCS-51为主线,系统地论述了单片机的组成原理、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并行和串行I/O接口以及MCS一51对A/D和D/A的接口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全书共分10章,第1章留给学生自学和查考,第2~9章为必须讲授的章节,第10章可根据情况选讲。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3版)》继承和发扬了《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2版)》的风格和特色,并增加了补码运算的溢出判断和LM331的原理和应用等新内容,删去了一些旧内容。全书内容全面、自成体系、结构紧凑、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语言通俗且行文流畅。为便于读者学习,作者还专门制作了与《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3版)(附CD-ROM光盘1张)》配套的CAI教学光盘。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第3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科技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机器,它具有记忆、判断和运算能力,能模仿人类的思维活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能对生产过程实施某种控制,等等。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以来,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三个发展时代,并于1971年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电子计算机通常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5类。但以系统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来说,微型计算机和其他几类计算机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体积、性能和应用范围方面有所不同。
  本章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最后论述单片微型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以便为读者学习后续章节打下基础。
  1.1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的转换
  迄今为止,所有计算机都以二进制形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微型计算机也不例外。因此,对于用户在键盘上输入的十进制数字和符号命令,微型计算机必须先把它们转换成二进制形式进行识别、运算和处理,然后再把运算结果还原成十进制数字和符号,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虽然上述过程十分烦琐,但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为了使读者最终弄清计算机的这一工作机理,先对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和数制间数的转换进行讨论。
  1.1.1 计算机中的数制
  所谓数制是指数的制式,是人们利用符号计数的一种科学方法。数制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数制有很多种,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现对十进制、二进制和十六进制三种数制讨论如下。
  1.十进制(Decimal)
  十进制是大家很熟悉的进位计数制,它共有0、1、2、3、4、5、6、7、8和9十个数字符号。这十个数字符号又称为“数码”,每个数码在数中最多可有两个值的概念。例如,十进制数45中的数码4,其本身的值为4,但它实际代表的值为40。在数学上,数制中数码的个数定义为基数,故十进制数的基数为10。
  十进制是一种科学的计数方法,它所能表示的数的范围很大,可以从无限小到无限大。十进制数的主要特点是:
  (1)它有0~9十个不同的数码,这是构成所有十进制数的基本符号。
  (2)它是逢10进位的。十进制数在计数过程中,当它的某位计满10时就要向它邻近的高位进一。
展开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的转换
1.1.1 计算机中的数制
1.1.2 计算机中数制间数的转换
1.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1.2.1 定点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1.2.2 浮点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1.2.3 二进制数的运算
1.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形式
1.3.1 机器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
1.3.2 补码的加减运算
1.3.3 补码运算的正确性及变形码
1.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编码
1.4.1 BCD码和ASCII码
1.4.2 汉字的编码
1.4.3 校验码编码
1.5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1.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1.5.2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
1.5.3 单片机的分类及发展
1.5.4 典型单片机性能概览
1.5.5 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MCS-51单片机结构与时序
2.1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2.1.1 CPU结构
2.1.2 存储器结构
2.1.3 I/O端口
2.1.4 定时器/计数器
2.1.5 中断系统
2.2 MCS-51单片机引脚功能
2.2.1 MCS-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
2.2.2 8031对片外存储器的连接
2.3 MCS-51单片机工作方式
2.3.1 复位方式
2.3.2 程序执行方式
2.3.3 节电工作方式
2.3.4 编程和校验方式
2.4 MCS-51单片机时序
2.4.1 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
2.4.2 MCS-51指令的取指/执行时序
2.4.3 访问片外ROM/RAM的指令时序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
3.1 概述
3.1.1 指令格式
3.1.2 指令的三种表示形式
3.1.3 指令的字节数
3.1.4 指令的分类
3.1.5 指令系统综述
3.2 寻址方式
3.2.1 寄存器寻址
3.2.2 直接寻址
3.2.3 立即寻址
3.2.4 寄存器间址
3.2.5 变址寻址
3.2.6 相对寻址
3.2.7 位寻址
3.3 数据传送指令
3.3.1 内部数据传送指令(15条)
3.3.2 外部数据传送指令(7条)
3.3.3 堆栈操作指令(2条)
3.3.4 数据交换指令(4条)
3.4 算术与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
3.4.1 算术运算指令(24条)
3.4.2 逻辑运算指令(20条)
3.4.3 移位指令(5条)
3.5 控制转移和位操作指令
3.5.1 控制转移指令(17条)
3.5.2 位操作指令(17条)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汇编语言的构成
4.1.1 程序设计语言
4.1.2 汇编语言格式
4.1.3 汇编语言构成
4.2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设计与汇编
4.2.1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设计步骤
4.2.2 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汇编
4.3 简单程序与分支程序设计
4.3.1 简单程序设计
4.3.2 分支程序设计
4.4 循环与查表程序设计
4.4.1 循环程序设计
4.4.2 查表程序设计
4.5 子程序与运算程序设计
4.5.1 子程序设计
4.5.2 运算程序设计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半导体存储器
5.1 半导体存储器基础
5.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和作用
5.1.2 半导体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5.1.3 半导体存储器的现状和前景
5.1.4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5.2 只读存储器
5.2.1 掩模ROM原理
5.2.2 PROM原理
5.2.3 EPROM原理
5.2.4 ROM举例
5.3 随机存取存储器
5.3.1 静态RAM基本存储电路
5.3.2 动态RAM基本存储电路
5.3.3 RAM举例
5.4 MCS-51和外部存储器的连接
5.4.1 连接中应考虑的问题
5.4.2 MCS-51对外部ROM的连接
5.4.3 MCS-51对外部RAM的连接
5.4.4 MCS-51对外部存储器的连接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MCS-51中断系统
6.1 概述
6.1.1 中断的定义和作用
6.1.2 中断源
6.1.3 中断分类
6.1.4 中断嵌套
6.1.5 中断系统功能
6.2 MCS-51的中断系统
6.2.1 MCS-51的中断源和中断标志
6.2.2 MCS-51对中断请求的控制
6.2.3 MCS-51对中断的响应
6.2.4 MCS-51对中断的响应时间
6.2.5 MCS-51对中断请求的撤除
6.2.6 MCS-51中断系统的初始化
6.3 中断控制器8259A
6.3.1 8259内部结构
6.3.2 8259引脚功能
6.3.3 8259命令字
6.3.4 8259工作模式
6.3.5 8259级联
6.4 MCS-51对外部中断源的扩展
6.4.1 借用定时器溢出中断扩展外部中断源
6.4.2 采用查询法扩展外部中断源
6.4.3 采用8259扩展外部中断源
习题与思考题

第7章 并行I/O接口
7.1 概述
7.1.1 I/O接口的作用
7.1.2 外部设备的编址
7.1.3 I/O数据的4种传送方式
7.1.4 I/O接口的类型
……
第8章 MCS-51对A/D和D/A的接口
第9章 MCS-51的串行通信
第10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