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上的重新排列和密实化,物料的松容重增加,从而实现密实填充。这一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微粒的弹性变形和因相对位移而造成的表面破坏,此过程为表面变形与破坏。在外部压力进一步增大之后,由产生的塑性变形使空隙率进一步降低,密度继续增高,颗粒间接触面积的增加比密度的提高要大几百甚至几千倍,将产生复杂的机械啮合和分子间的结合力(特别添加黏结剂时),此过程为塑性变形。<br> 为了防止压缩后的物料反弹回原来的形态,使其维持一定的形状和强度,压缩后的物料中必须有适量的黏结剂,这种黏结剂可以是在压缩成型过程中加入的,也可以是原料本身所具有的。从秸秆等生物质的组成来看,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树脂、蜡等成分组成。在构成生物质的各种成分中,木质素普遍认为是生物体内固有的、最好的内在黏结剂。在常温下,原本木质素的主要部分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但木质素属于非晶体,没有熔点但有软化点。当温度达到70~110℃左右时软化,黏合力开始增加,当温度达到200~300℃时熔融状,黏性高,此时施加一定压力,可使其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紧密粘接,同时与邻近的生物质颗粒互相胶接。<br> 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分子连接形成的纤丝,在以黏结剂为主要结合作用的黏聚体内发挥了类似于混凝土中钢筋的“骨架”作用,可提高成型燃料强度。在水分存在时,纤维素可结合成团状,当含水率在30%(质量分数)左右时,用较小的力作用即可使纤维素形成一定的形状;当含水率在10%(质量分数)左右时,对其施加较大压力,才能使其成型,但成型后结构牢固。此外,生物质所含的腐殖质、树脂、蜡质等可提取物也是固有的天然黏结剂,且对温度和压力较敏感,当采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时,也可在压缩成型过程中发挥一定的黏结作用。<br> 生物质中的水分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自由基,流动于生物质颗粒中和颗粒间,在压力作用下,与有机质(如果胶或糖类等)混合形成胶体,起黏结剂的作用,因此过于干燥的生物质原料通常情况下是很难压缩成型的。此外,生物质中水分的存在还可以降低木质素的软化(熔融)温度,使生物质在较低加热温度下成型。<br> 在较高温度下,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可受热分解为固态、液态和部分气态产物。将生物质热分解技术与压缩成型工艺结合,即利用热解反应产生的液态焦油等作为压缩成型的黏结剂,可增强粒子的黏聚作用,并提高成型燃料的品位和热值。<br> 因此对于木质素等黏弹性组分含量较高的原料,可采用加压、加热的方式,使木质素达到软化点塑性变形,起到黏结剂的作用,使成型燃料维持既定的形状;同时,生物质原料加热软化,也利于减小成型时挤压压力。而对于木质素含量较低的原料,在压缩成型过程中,可加入少量的诸如黏土、焦油、废纸浆等无机、有机和纤维类黏结剂,也可以使压缩后的成型燃料维持致密的结构和既定的形状。因为这些黏结剂的加入,强化了原始颗粒间的结合力,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制品颗粒的强度。<br> 成型燃料经冷却降温后,强度增大,即可得到燃烧性能类似于木材的棒状、块状、颗粒状生物质成型燃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