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文革”影响,从事中国政治研究的学者们发现中国政治与社会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在辨别精英路线和社会断裂(social cleavage)时形成了若干困惑,这是极权主义范式难以解释的。中国学家提出,研究中国政治应该关注利益集团的权力行为,这与作为多元主义国家的美国颇为相似。只有通过辨识主要的竞争性集团或利益,才能解释政策后果。针对精英之间的激烈冲突和社会群体对政治经济利益的争夺,中国学家需要构建一套具体的描述性概念。由于政治事件与权力博弈的复杂性,理论范式(模型)渐趋多样化,譬如“竞争性决策过程”、“利益集团分析”、“派系分析”、“两条路线斗争”(two—line struggle)、“毛控制”(Mao—in—Command)、“官僚主义” (bureaucratic)、 “精英政治的代际模型”(generational model of elite politics)等。第二阶段中国学家运用的理论不像以往那么单一,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组织行为、庇护关系等理论被广泛采纳。诸如命题、假设、模型和变量等现代政治科学术语,经常会出现在中国学家的著述中。总之在“文革”期间,西方第二代中国学家普遍对中国政治持有一种多样化的认识。(pluralist notion)。第二阶段的中国政治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运用利益集团理论分析中国的大众运动与政策过程,并不完全适用。此外,由于过多关注政治斗争,比较历史研究的著作甚不多见;关于日常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中层组织,也甚少研究,譬如中央地方关系、政党一国家对社会团体的影响力、党群团体间的关系、企业组织与生产政治等。
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的几年,尽管一些研究不再以“反共”为目的,但对社会主义改革也有一些悲观或否定的论调。例如魏昂德在《关于工业中的毛主义遗产的一些嘲讽》中认为,社会转型正在朝向一个与“文革”相反的方向;即毛时代认为的“更加不平等,更为精英主义”的方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