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及培育路径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集中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目标,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大学生群体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和未来,也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本文认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出发,深刻把握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在现实基础上探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
政治认同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西方行为主义革命以后,以政治心理、政治信念、政治态度等因素作为参照,通过实证考察,对政治体系进行研究的方法。政治认同来源于政治实践,在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来源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认知上的归属感,它是把大学生群体组织起来的重要凝聚力量。
笔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出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是否具有充分信心,对执政党、政府机构执法的合法性认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等方面。第二,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