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38603
  • 作      者:
    陈芝海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芝海,男,1963年11月出生,青海省乐都县人。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学士学位,现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主持、主研各类课题多项,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以入学生为研究对象,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理论知识,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支撑进行探讨。在深入探讨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内涵的基础之上,针对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模式,及其评价等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力求能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高校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历多重抉择后选择的正确道路,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先进的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发展道路。要引导大学生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既要看到问题又要坚定理想和信念。同样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把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奋斗统一起来。强化大学生在行动中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自觉地为国家奉献、为他人着想、为家庭谋幸福,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之,要让大学生明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希望,国家才会富强;只有确定了这一个共同理想,中国才可能成为真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是社会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标准的集中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中坚力量,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才可能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青年的人生价值,才能够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我们应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规范他们的言行,使其在思想上筑起牢固的道德防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更要进入头脑,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关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为成为一个为他人、为社会和谐相处的人而努力,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二)增加大学生的精神食粮,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精神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柱,拥有丰富精神财富的人,在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上会更加顺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大学生的精神食粮,就是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激励大学生努力拼搏。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概述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蕴涵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愿景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主要内容
第三节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甄选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性教育模式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模式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行动教育模式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性学习模式
第五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澄清模式
第六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谅模式
第七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德袋教育模式

第五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价
第一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方法
第四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