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历多重抉择后选择的正确道路,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先进的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发展道路。要引导大学生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既要看到问题又要坚定理想和信念。同样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把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奋斗统一起来。强化大学生在行动中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自觉地为国家奉献、为他人着想、为家庭谋幸福,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之,要让大学生明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希望,国家才会富强;只有确定了这一个共同理想,中国才可能成为真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是社会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标准的集中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中坚力量,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才可能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青年的人生价值,才能够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我们应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规范他们的言行,使其在思想上筑起牢固的道德防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更要进入头脑,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关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为成为一个为他人、为社会和谐相处的人而努力,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二)增加大学生的精神食粮,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精神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柱,拥有丰富精神财富的人,在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上会更加顺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大学生的精神食粮,就是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激励大学生努力拼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