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历史呈现
民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自然造化赋予了民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文化造化赋予了民族特有的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和文化层面上极富个性、风采的特点,这便是我们所指的文化特色。在人类不具备文化全球化条件时,世界各民族文化只存在局部交融,特色几乎没有挑战。然而,经济全球化直接形成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地位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经济方面。1945~1975年,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万隆计划”和苏联“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的模式,建构了当代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事业模式。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现在有核武器,一旦发生战争,核武器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要取得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二是南北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这意味着西方大国逐步退出殖民主义舞台,发展意识形态的帷幕后面已经拉开了另外一场文化战争的序幕,2011年以来的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面临的持续危机等本质上暴露出“阿拉伯文化”的衰弱。
政治方面。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这就为世界各民族如何在保持原本地位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提出了思路,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在和谐世界构建中确立民族文化地位,成为时代主题。进入2012年,世界范围内各国此起彼伏的军演,更让这一主题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目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