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梦:植根历史与现实·对接世界与未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8088907
  • 作      者:
    文小勇主编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文小勇,教授,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广东行政学院政治系主任,兼任全国科社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委统战部统一战线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政治学理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等方向。
<br />&nbsp;&nbsp;&nbsp;&nbsp;精彩摘要:
<br />
<br />
<br />
<br />
<br />&nbsp;&nbsp;&nbsp;&nbsp;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梦:根植历史与现实·对接世界与未来》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历史与现实交错的方式,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阐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来源,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从“中国梦”的道路选择、精神支撑、力量之源三大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提出“圆梦”之路。
展开
精彩书摘
  1840—1895:洋务运动的技术救国历程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正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为了挽救统治,清政府内部分化出一批主张学习两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的有识之士,即洋务派。他们普遍认识到中国必须谋求富强之道,且须从“练兵”、“制器”开始。曾国藩早在咸丰十年就提出“师夷智以造咆制船可期永远之利”的主张。因此他极力赞同购买并制造先进沧胞,认为“购买外洋枪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经办洋务最多、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李鸿章在列强侵略面前也悟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为此,曾国藩设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先后设上海洋炮局、江南制造总局与金陵制造局。洋务运动由此进入了以发展军用工业为主的“求强”阶段。
  随着军用工业的发展和洋务派认识的深化,他们懂得了“必先富而后强”,即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如李鸿章说:“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于是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大力兴办民用工业,由此洋务运动进入“求强”与“求富”并重时期。洋务运动期间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矿企业,其中以漠河金矿、开平煤矿、汉阳铁厂、上海织布局、湖北官布局等规模较大。同时还兴办了大批现代交通运输企业,包括近5万吨位的轮船招商局、津沽铁路、关东铁路、台湾铁路共计477公里。还有通行全国主要行省的电报及邮政事业。新式工矿企业的设置,改变了中国延续几千年手工操作的生产方式,开始了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近代轻工业、重工业。近代工业的出现,也带动了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社会格局开始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形成。据估计,到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总数已有近十万人。
  洋务运动已把师夷之长、夺夷所恃与变法主张结合起来,这无异于在封建主义的“祖宗之法”上开了一刀,在学习西方、通向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主张君主立宪的人。如郭嵩焘在1875年时提出“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的倡议,提出西方各国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可见,从仿造坚船利炮、师法工商技艺到要求政治改革,表明一部分洋务派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已在不断深化。19世纪80、90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派,开始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推动改革。因此说洋务运动不仅只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同时还启迪了人们去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民族复兴与百年追梦
第二章  中国梦的内涵
第三章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第四章  中国梦:中国发展问题的新理念、新认识
第五章  植根历史与现实、对接世界与未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