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虾、底栖动物多,易被蟹捕食;三是能为蟹提供隐蔽、溶氧丰富、炎热时降温等良好的生活环境。防逃措施:一是投放苗种时,先放入网箱中或网围暂养数天,以适应新水环境,再开箱撤网让蟹进入湖中自由活动;二是如没有或很少有水草,要进行人工移植苦草、水花生等,还可用稻草、树枝叶等做些人工“蟹巢”,供蟹隐藏。<br> (4)设置灯源。防灯光诱发外逃河蟹具有极强的趋光性,甚至可以达到不顾被捉的危险而向灯火处爬去。因此,大水面中的河蟹逃向周围村镇、厂矿、农舍方向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在水域的中心水面上1米左右,设置数处强灯光,可以抵消外界灯火的引诱,如果光强时,不仅可以防逃,还可把爬上岸的蟹诱回。蟹池中水草有哪些常见病害?怎样防治?<br> 蟹池水草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养殖的成败,人工养蟹由于放养密度较高、大量投饵及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常导致水草生长不良,影响河蟹健康生长。水草疾病发生机制与鱼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一样,大多由环境不良、营养供需不平衡及生物性破坏引起,对水草的病害防治也应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只要管理得法,病原就无法轻而易举地破坏水草。<br> (1)蟹池水草病害的预防措施<br> ①把好引种关:种草在采集、运输、修剪、种植时,应认真选择,细心操作。采集种草应选生长旺盛、健壮的植株,由于水草的茎叶比较柔嫩,易受到伤害,因此在运输途中不应堆积太厚,以防止茎叶折断,种草积压时间过长还会引起缺氧腐烂,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种草应避免在阳光下曝晒,并经常洒水保持叶面湿润,种草保存时间不应过长,种植前应仔细修剪,剔除杂草的枯枝烂叶。<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