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24490
  • 作      者:
    尹德树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从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四个递进的文化层面,以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历史考察为主,兼顾逻辑论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即文化视域。研究重点将包括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传入中国,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融合的思想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新文化构建的历史过程。
展开
目录
序言<br /><br />导论<br /><br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属性<br /><br />二、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br /><br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br /><br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br /><br />第一章&nbsp;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传入中国<br /><br />第一节&nbsp;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br /><br />一、传统文化的危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的必然性<br /><br />二、近代中国多重危机爆发对新文化构建的诉求<br /><br />第二节&nbsp;西方文化的传人<br /><br />一、第一次西学东渐<br /><br />二、第二次西学东渐<br /><br />三、西学东渐带来的文化思考<br /><br />第三节&nbsp;西学东渐大潮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br /><br />一、中国人初知马克思主义<br /><br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br /><br />第四节&nbsp;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r /><br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r /><br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r /><br />三、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r /><br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r /><br />第二章&nbsp;文化选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的逻辑进路<br /><br />第一节&nbsp;器物文化的选择: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br /><br />一、“经世致用”:被西学赋予了新的时代涵义<br /><br />二、“西学中源”:为中体西用找到学理依据<br /><br />三、“中体西用”: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及其内在的结构性矛盾<br /><br />第二节&nbsp;制度文化的选择:由制度鼎革到辛亥革命<br /><br />一、“资政新篇”: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一次尝试<br /><br />二、“君主立宪制”: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二次尝试<br /><br />三、“民主共和制”: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三次尝试<br /><br />第三节&nbsp;观念文化的选择:从保守到开放<br /><br />一、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从保守走向开放<br /><br />二、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br /><br />三、从“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选择”:从全盘西化走向社会主义<br /><br />第四节&nbsp;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选择:从谬误到科学<br /><br />一、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再到马克思主义<br /><br />二、从无政府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br /><br />三、从“两难”文化范式到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式<br /><br />第五节&nbsp;中国化思想的选择:从幼稚到成熟<br /><br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芽<br /><br />二、大革命时期“右倾”思想的错误选择<br /><br />三、土地革命时期三次“左倾”思想的错误选择<br /><br />四、中国化思想的选择<br /><br />第三章&nbsp;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融合<br /><br />第一节&nbsp;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br /><br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br /><br />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br /><br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相通<br /><br />第二节&nbsp;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br /><br />一、救亡图存的需要<br /><br />二、文化重构的需要<br /><br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br /><br />第三节&nbsp;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融合的文化进路<br /><br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破”与“立”<br /><br />二、新启蒙运动的学术“中国化”思想<br /><br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br /><br />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近代文化的激烈碰撞<br /><br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br /><br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促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br /><br />第四章&nbsp;文化创新:新民主主义文化实现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历史超越<br /><br />第一节&nbsp;超越传统的文化认知<br /><br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新认知<br /><br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对中国革命的新认知<br /><br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对文化创新的新认知<br /><br />第二节&nbsp;超越传统的逻辑架构<br /><br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起点<br /><br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展开<br /><br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归宿<br /><br />第三节&nbsp;超越传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br /><br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超越<br /><br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br /><br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主题内涵的确立<br /><br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基本内容的阐述<br /><br />结语<br /><br />一、文化视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br /><br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br /><br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态度<br /><br />参考文献<br /><br />一、主要著作与文献<br /><br />二、主要参考论文<br /><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