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杂病挈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24485
  • 作      者:
    韩玉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韩玉辉,著名中医学家,山西四大名医之一。从医六十余年,学术渊博,经验丰富,内外妇儿无不通晓,妇科一门尤为所长。本书为韩先生1959年所著,理法严谨,方效药简,是其杂病治疗经验的真实反映,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全书凡12章102节,内含温病、中风、黄疸、咳嗽、泄泻等病症,临床常见病尽在其中。其编写体例以病症、病因、脉象、治法、方药等为条目,简明扼要。所列方剂有经方、时方、自拟方,各方剂均系韩老多年临床实践证明确实有效者,足资临床参考。书后尚附载其《妇科挈要》等著作文稿。
展开
作者简介
  韩玉辉(1884—1970),字韫山,男,汉族,山西省寿阳县人,著名中医学家。根底深厚,自成体系。熟谙岐黄之术,精于辨证论治,从医六十余年,学术渊博,经验丰富,内外妇儿无不通晓,妇科一门尤为所长。他宗法傅山先生,又有所阐发。辨证多从肝脾肾三脏立论,固本培元,调理气血,理法严谨,方效药简,辄起沉疴。医德高尚,学术精湛。被誉为山西四大名医之一。 
    韩老出身中医世家,自幼由祖父母抚养成人。祖父韩现莲为三世家传名医,深爱其孙,玉辉秉承庭训,4岁始即从祖父启蒙背诵医学入门之书,年16即儒医并学,21岁时辍学经史,专攻岐黄,并随祖父应诊。1921年,因祖父去世,执教村学,兼以行医。数年即名闻乡里。1927年移居太原行医。
展开
内容介绍
  《杂病挈要》是山西四大名医之一、著名中医临床家韩玉辉先生(1884—1970)的遗著。约1960年韩老亲自将其行医50余年治疗杂病的经验手写成册,此稿珍藏于家,近50年来从未面世。全书凡12章102节,内含温病、中风、黄疸、咳嗽、泄泻等病症,临床常见病尽在其中。其编写体例以病症、病因、脉象、治法、方药等为条目,简明扼要。所列方剂有经方、时方、自拟方,各方剂均系韩老多年临床实践证明确实有效者,足资临床参考。书后尚附载其《妇科挈要》等著作文稿。《妇科挈要》一书在中医界有重要影响,较为完整地体现了韩老强调从肝论治、用药轻灵和师古而不泥古的学术特色,全书质朴无华,简洁实用,今附于《杂病挈要》之后,以供广大中医院校学生和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是由于感受四时的邪气,当时未发生疾病,潜伏于体内。经过一个时期方才出现病状,故为伏气,亦称伏邪。如春温、伏暑等都是伏气的温病。若感四时六淫之邪而病,身热者人悉以伤寒名之。夫伤寒者热病之总名也。其因暑、湿、燥、火、风、寒六淫之兼气,或非时之戾气发为风湿温病和瘟疫等症,皆类于伤寒。病热虽同,所因各异。按伤寒类症多,而温热似于伤寒尤甚。今之名伤寒者,大半属于温热病也。且治法与伤寒不侔。伤寒入足经,而温邪人手经。伤寒宜表,而温邪忌汗。伤寒用药宜辛温,而温邪用药宜辛凉。故兹集以温热立论而以清热之法为治也。
  治疗温病之方法,叶天士《温热论》开其端。吴鞠通《温病条辨》继其后。王孟英《温热经纬》统其成。然银翘、桑菊等方可治疗者,恐非《伤寒论》之温病,不过是少阳经之风热耳。盖少阳木火之原,阳明湿热之薮,其风温、温热之邪,自是同气之感。可用《伤寒论》法急去邪热,阴始可保。而叶等论以苦寒剂遏伏,不如用甘润之品。若温病未有不至阳明者,用苦寒始有泄热之功,可存津液。然温病药虽宜寒凉,而早服犀角用之反致神昏谵语。盖犀角有收缩血管之力,虽能引邪外达,亦能送邪入内。将欲外达之邪逼人脑神经,以致神昏、谵语相继而来。故不可早用。如温病初起,即发热口渴、不恶寒、有汗。凡病发热、恶寒、无汗者是伤寒。《金匮要略》说:“湿喝证二种病与伤寒不同,其所感受者为暑、为湿。而非风寒也。不可解肌、解表。亦不可用伤寒清下之剂。”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温病论
第一节 春温、风温
第二节 温热
第三节 时瘟表里俱盛
第四节 时瘟实热大渴
第五节 暑热实火
第六节 口疮吐衄牙宣
第七节 发斑吐衄
第八节 胃热发斑
第九节 阳毒发斑吐衄咳血
第十节 暑温
第十一节 暑热伤肺气
第十二节 中暑
第十三节 暑湿
附:香薷饮方解应用

第二章 天行瘟疫论
第一节 瘟疫
第二节 瘟疫表里分传
第三节 大头天行
第四节 雷头风
第五节 时行感冒
第六节 时气不正,瘟疫流行
第七节 霍乱
第八节 四时山岚瘴气水土不服
第九节 肝胃痞满
第十节 水肿腹满

第三章 呕吐哕、干呕、暖气、呃逆、吐酸论
第一节 呕吐
附:藿香正气汤方解应用
第二节 寒呕
第三节 肝胃呕逆
第四节 呃逆
第五节 嘈杂
第六节 胃脘痛
第七节 心腹卒痛

第四章 肝郁、肝气、肝阳、肝风论
第一节 肝郁、肝气
第二节 六郁
第三节 肝郁、气逆
第四节 肝郁、肝阳
第五节 肝阳上亢
第六节 肝阳胆火
第七节 肝风、痫

第五章 中风论
第一节 卒中风
第二节 风痱
第三节 牵风
第四节 偏枯不遂
第五节 风热瘫痫
第六节 痛风
第七节 风热瘾疹疮癣
第八节 正偏头疼(附:头痛、眩晕)
第九节 风湿热疮疡
第十节 湿热脓泡疥
第十一节 湿痹脚气
第十二节 附骨阴疽
第十三节 鹤膝风

第六章 黄瘅论
第一节 黄疸
第二节 谷疸
第三节 酒疸
第四节 女劳疸
第五节 黄汗
第六节 阴黄

第七章 三消论
第一节 上消
第二节 中消
第三节 下消

第八章 咳嗽论
第一节 咳痰
第二节 咳逆上气
第三节 咳嗽痰喘
第四节 畏寒咳嗽(俗称避冬寒)
第五节 支气管炎咳
第六节 肺痈咳嗽
第七节 肺痨痿兼肺结核
第八节 久嗽气哽
第九节 劳热咳嗽
第十节 现代百日咳
第十一节 肺伤咳嗽

第九章 泄泻论
第一节 湿热呕吐泄泻兼口渴小便不利
第二节 阳虚胃寒咳嗽泻
第三节 胃风泄泻
第四节 寒客中焦泄泻
第五节 少阴水气腹疼自利
第六节 肾虚脾泻
第七节 肠鸣腹泻

第十章 痢疾论
第一节 初痢下赤白
第二节 下痢红白
第三节 红白杂痢
第四节 赤痢
第五节 时瘟痢脓血稠粘
第六节 久痢虚脱
第七节 噤口痢

第十一章 鼓胀、水肿证论
第一节 胸闷腹胀
第二节 积聚
第三节 单腹胀
第四节 水鼓肿
第五节 皮水肿
第六节 水肿

第十二章 心悸、怔忡证论
第一节 怔忡心悸失眠
第二节 惊悸心虚
第三节 血不归经
第四节 大便纯血
第五节 努劳便血
第六节 尿血
第七节 崩淋
第八节 淋浊
第九节 热淋痛
第十节 小便频数
第十一节 脾肾肺虚失精
第十二节 下痿蹙
附:韩玉辉医案
内科病案(12则)
妇科病案(6则)
儿科病案(3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