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然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所构成,水圈包括地球上所有形式的水,自然界的水从来不是静止的,而是与其他圈之间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之中。在陆地上,人类在长期的兴水利、除水害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水文知识,然而,水文学初期主要局限于定性的水文地理研究,直到19世纪中叶,水文学还只是对一些有关联的水文现象作定性描述。随着近代防洪、航运、灌溉、水电和各种供水需要,水文研究以实用目的为主,并且作为水利技术的一种知识,“工程水文学”应运而生,很快成为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新技术在水文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水资源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水文学的内容和功能也相应得到充实和改进,并且向更专业化领域发展。当代水资源管理问题不仅是河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而且也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水文过程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影响,表现在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变化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过去,水文学关注最多的是洪水与干旱的成因、工程水文的实际设计应用。随着全球变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水文循环是联系地球系统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纽带,关注水与生态问题、关注水文情势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关注水文循环变化过程与其相关生态环境变化的交叉研究,就产生了生态水文学。生态水文学以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的水文学机制为研究核心,以植物与水分关系为基础理论,将尺度问题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研究对象涉及森林、湿地、草地、河流湖泊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对促进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