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化学家萨本铁
化学家萨本铁是萨本栋的胞兄,清华大学毕业后,他俩先后赴美留学,学成后又相继回母校工作。一个化学教授,一个物理教授,在清华大学曾是一段佳话。萨本铁于1900年2月3日诞生,1920年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赴美,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化学,1923年获学士,1924年获硕士,1926年获化学博士,并在耶鲁大学作短期研究。1928年,萨本铁回国,任教于协和医学院(1928 1929)及清华大学(1929-1937)。萨本铁早在1 937年就获德国自然科学研究院(Deutsche Akadenlieder Naturfmscher)院士。他在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中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高振衡、时钧、陈新民、汪德熙、武迟及冯新德等,在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有钱思亮、张明哲、张光世、朱树恭等。抗战时期,萨本铁滞留北平,在辅仁大学任教。日本投降后,1946年他举家赴美,曾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教授,1953年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直至1967年退休。在美国他也曾获得很多荣誉,晚年还得到美国药学会的爱伯特奖。萨本铁4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研究范围广泛,除有机化学外,他还研究营养化学、生物化学与发酵化学,也从事药物、激素及维生素之合成研究,晚年并以合成治肺结核及麻风病的药而享盛名。1939至1941年,他约有18篇论文发表于《荷兰皇家化学会刊》,3篇发表于《德国化学会志》,1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1946年出版的《中国化学会志》第13卷共13篇论文,萨本铁的论文就占了8篇;第14卷共1 5篇,其中有10篇是萨本铁的贡献。萨本铁发表论文约200篇,不但量多,质量亦高,参考价值大。在50年后,甚至70年后萨本铁论文仍为人引用。据台湾刘广定先生统计,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中以萨本铁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19801984年间共为人引用67次;1985-1989年51次;1990-1994年44次;1995-1999年34次;2000-2004年3月仍有28次。由于早期scl只按论文第一作者登录,而在萨本铁约50篇论文中他不是第一作者,故实际引用次数可能更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