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应酬饭”
交际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尤其对于那些从事外联工作的人,饭局几乎就是任务,终日在圆桌边周旋,稍不注意,疾病自来。轻则亚健康,重则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还有一些后遗症也因此而生,比如失眠、抑郁等。应酬是增进友谊的必要形式,但千万不能让应酬成为健康的“绊脚石”。
据日前发布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的应酬比例,商人、企业家82.6%、公务员62.4%、演艺界人士62.4%、记者编辑33.9%、律师28.3%、医生22.1%、教师11.9%、技术人员6.6%。
所以,商人、企业家、记者、演艺人士、编辑、律师等职场精英,需要特别注意在饭局上的自我保护,不要让应酬饭损害自己的身体。常吃“应酬饭”的人需要注意自己在饭局前后的自我防护,主要从下面几点做到让饭局不至于变成身体的鸿门宴:
尽可能避免一次性餐具和共用餐具
如果去餐厅吃饭,建议使用普通筷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虽说每个人都有在外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经历,还有很多人在外就餐时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认为这样的方式比较卫生、安全;但有研究证明,这种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远远大于消过毒的非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经过硫磺气体漂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成分,而且二氧化硫遇冷会凝固。因此,用这种筷子进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导致咳嗽、哮喘等疾病。
由于不少疾病有传染性,所以要注意在用餐时候使用公筷公勺,尽可能采用分餐制,慎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胃病患者共餐。营养学家们对各种胃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培养,发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隐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全部都有幽门螺旋茵,从而认为细菌是胃病的病原体,胃病是可以传染的。因此,我们与胃病患者接触时,一定要慎重,尽可能与患者分餐,患者吃过、喝过的饭菜、汤料,旁人切不可再吃。
先喝汤后吃饭
欧美人用餐的习惯一般都是先喝汤后吃饭,而在中国则习惯先吃饭后喝汤。人的胃在一般情况下,经过四个小时后即可将原来存在胃中食物消化,这时胃是空的,人有饥饿感。如果这时马上吃饭,对胃的刺激就比较大;如果饭前先喝些汤,就可以减轻固体食物对胃的刺激,对胃的保护有一定的好处。
开席先吃饭
餐桌饭局上各种各样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适当搭配,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谷类食物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它提供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等,在饭局前适当吃点对于后面的喝酒很有帮助,能保养脾胃。
边吃饭边说话有利于健康
中国传统习惯中,有“食不语”的说法,认为吃饭时说话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其实边吃边说话可以减缓吃饭的速度,还可以与共同进餐者交流感情,进一步兴奋中枢神经,从而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肠处于最佳状态。
就餐时别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戒烟并非易事,抽烟者“饮鸩止渴”,严重危害着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呼吸权。在室内环境里吸烟,更是容易造成室内空气品质的下降。烟雾含有大量的“烟雾微粒”。它们的直径为0.1~1.0微米。这种微粒很容易进入并滞留在人体呼吸道的深部。在通风不畅的餐厅,烟雾不易驱散,使空气洁净度指数大大降低。餐厅里人员众多,环境又相对密闭。因此,烟民们应该学会克制,不要在这样的公众场所吸烟,这样既有益自身健康,又是对别人负责的做法。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水果和薯类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大于浅色蔬菜和水果,而水果中的糖、有机酸及果胶等又比蔬菜丰富。含有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预防某些癌症等有重要作用。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奶类含钙量高,是天然钙质最好的来源,也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我国居民膳食中普遍缺钙,这与膳食中奶及奶制品少有关。经常摄入适量奶类可提高儿童、青少年的骨密度,减缓老年人骨质丢失的速度。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经常吃豆类食物,既可改善膳食的营养素供给,又能有效缓解大鱼大肉带来的不利影响。
适量的摄入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鱼、禽、蛋及瘦肉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的重要来源,但吃得太多,对健康也不利。应当少吃猪肉,特别是肥肉、荤油,减少膳食脂肪的摄人量。
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会导致肥胖,反之会造成消瘦。体重过高易得慢性病,体重过低可使劳动能力和抵抗力下降,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应保持进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体力活动较少的人应进行适度运动,使体重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