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拙火瑜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78324
  • 作      者:
    (印)斯瓦米韦达?帕若堤著
  • 出 版 社 :
    海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 瑜珈精神生活最权威的导师,喜马拉雅瑜珈传承斯瓦米·拉玛弟子
  ◇ 六十余年丰厚的国际传导经验,超越宗教藩篱的灵性之光
  ◇ 大师的亲身证悟,澄清内在脉络的种种迷思
  ◇ 唤醒生命的原能,引领昆达里尼的启动之道
  沿着呼吸之流溯源而上,庖丁解牛般灵巧穿梭于能量漩涡,冲破心识的层层迷障,直至“昆达里尼”的无际广袤,升入交融为一的喜乐境界之际,仿若闻见内在觉性的馥郁芬芳。
  本书目标市场:
  1.适合在练习“昆达里尼”瑜珈中遇上困惑或瓶颈的学习者。
  2.仰斯瓦米韦达·帕若堤之盛名,意欲深入探究瑜珈哲学的读者。
  1.面向所有追求心灵成长的读者。
展开
作者简介
  斯瓦米韦达·帕若堤,(Swami Veda Bharati)是印度传奇人物斯瓦米拉玛的入室弟子,1999年,斯瓦米韦达被推举为Mahamandaleshwara,成为印度地位最崇高的宗教精神领袖之一。他是印度瑞诗凯诗斯瓦米·拉玛静修中心的负责人和精神导师,在全球教授瑜珈、指导人们的精神生活已有60余年,是瑜珈科学和哲学界的权威人物。他本人有着六十多年的瑜珈执教经验,弟子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国际瑜珈界泰斗之一。
  韦达大师对所有宗教的文献都有很深的造诣,他能通17种语言,对于派坦伽利所著的《瑜珈经》和印度吠檀多哲学著作尤其有深入的研究并且身体力行,他同时还是一位卓越的诗人、学者、研究指导以及国际讲师。
  韦达大师自幼在家中学习,从未入学,但是却能在1965年到1967年间获得伦敦文学学士、伦敦文学硕士、荷兰文学博士的学位,并开始前往世界各地讲学,足迹遍及欧美亚非。斯瓦米韦达对世界各个主要宗教的历史根源和教义和均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擅长带引不同信仰以及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们领略静坐的滋味。
展开
内容介绍
  《拙火瑜珈:史上最奥秘的生命原能》简述如何对治静坐中生起的情绪和欲念?身体的“动”是好现象吗?何处找寻自己的“昆达里尼”?…… 国际瑜珈泰斗斯瓦米韦达?帕若堤以六十余年的执教经历与亲身证悟,抽丝剥茧般为修练者答疑解惑,澄净“分离对立”的迷思之时,亦进一步挖掘瑜珈哲学的心灵宝矿。
  《拙火瑜珈:史上最奥秘的生命原能》收录斯瓦米韦达的相关授课记录,并分享优美睿智的典故、诵祷、天启,读者将从平易的循循善诱中一窥拙火瑜珈智慧的堂奥,寻回至纯自性与无际能量。
展开
精彩书摘
  1 我是谁?
  “我是谁?”由斯瓦米韦达轻声导引众人细细体验这个问题。经由体察呼吸源头的觉性,答案自然浮现。请静静坐着,放松心情,等呼吸变得长而缓之后,放开思辨的心理习惯,用直觉来体会,让斯瓦米韦达带引你进入内心深处。
  我是谁?我是什么?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产生这个问题。让我们想一想:我是谁,我是什么?是谁在问这个问题?在你心中找一下,这问题是从哪儿生起的?感觉一下,在问题还没有形成语言之前,是不是先有个询问的念头?那是个静默无声的念头,比语言来得深沉。是那个念头的知觉产生之后,心才开始搜寻语言来表达问题。试试看,你能不能去到那个源头。
  做个观察者,做个中立的见证者,不为所动。那么你,这个至纯净的「在」,就不会懊恼,就没有悲伤。在那无边无际之中,没有期待,也没有失望。你了知到的只有你的「在」,没有名字,没有形状性质,不受时空条件限制。开悟了的圣人,向内找到的就是它。它就是圣人的自性,就是你的自性。  
  2 守欲与享受更高的乐趣
  很少人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唐特拉。唐特拉是关于节欲的学问。唐特拉提到有股灵能,叫做「昆达里尼」。昆达里尼就是那股神圣的觉性之流。而我们整个身心是从昆达里尼流出来的,它是身心能量的本源。所以,心灵修行得力的人,尤其是修昆达里尼的人,追求外在事物的欲望会转化为对内心深处的探索,整个人的身心特质都会变得不同。
  如果我们想要充分享受感官之乐,就先要学会享受的艺术;我们不懂享受的艺术,是因为我们太放纵自己。我们不懂,乐感的来源只有两个:节制和专注。
  凡是我们让心念专注的对象,就是乐;我们想要专心避开的对象,就是苦。愈是专心,乐感就愈高。学习瑜珈就是在锻练专注的心。比起那些不懂得专注的人,瑜珈师自然能从感官得到更高的乐趣。
  不幸的是,现今多数人对感官之乐的态度是:愈多愈好,尽量纵容感官,乐感就愈高。例如有人认为性伴侣愈多就愈乐,这些人不知道,先要能节制,才有可能专注。能有耐心,乐感才更有强度。不要把那强烈的乐感一下子消耗光了,要有节制地放慢下来,让你有时间提升专注力,那么,男女双方就不会彼此失去新鲜感。我们每一个人,不论男女,内在的宝藏都是如此丰富。要有节制,多用点耐心和专注力,去发掘这些宝藏!
  所以,真正的瑜珈师不用压抑,自然而然成为守欲的人,身心住在阿曩达中,他们才是最会享乐的人。而无私的心态,再配合禅思的生活方式,能让你的觉知力更为内敛,即使处在五光十色的诱人环境,也会不为所动,你在修行之路上就迈进了一大步。然后,你要去找那乐感的本源所在,最终你会在昆达里尼中找到。 
  3 如何对治静坐中生起的情绪和欲念?
  很多专注于心灵修行的人,决心要过守欲生活,但是他们又对守欲了解不足,静坐时,或者即使下了座,常会感到欲望变得更强烈。要解决这些问题,修行的人需要认识我们身心最内层的结构,那就是「昆达里尼」。
  有一轮「大日」,是那「至上的我」(parama-atman),你可以称为上帝、上主、苍冥都无妨。从那里流出的光芒,流注到我们个体的,就叫做昆达里尼。它贯穿我们身心好几个层次:「布提」(buddhi,心的智慧抉择部分)、「玛那斯」(manas,心的感觉知觉部份)、「普拉那」(prana,生命能量),最后才到达生理层次(这些都是瑜珈的名词,是那道光所要贯穿的各个层次)。然后,我们才能成为「有情」的生命,身心才充满觉性和生命力。
  一旦接通了昆达里尼的能量,修行者可能出现如下情况:无论做什么事都极有效率,心智能力骤然提升,自然流出启发人心的言语,即兴写出大量诗句或做出水准超凡的艺术品,陷入极深沉的静默,生起大慈悲心,令周遭的人都受到感召,觉得极度饥饿,觉得有旺盛的性冲动(如果不能控制体内的情欲中心),等等。此时你应该看穿幻觉,去采取这能量,让这能量之流变得更强烈,让它向内、向上流,它会让你的静坐达到更深更有力的境界。  
  4 身子动了,是好现象?
  为什么自己静坐时身子也会动(不论是真的动还是心理感觉的动)?究竟这代表什么意义?为什么会动?动起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修行应该要体验的是和谐层面带来的静,而不是来自躁动层面、不受控制的动。再讲一次,不要自问:「我动了吗?」要问:「我有静下来吗?」静坐的时候,身子外在可能会呈现三种情形:盗汗(这不同于感受到有股热力,而且能够把热力吸收)、不由自主的动、静止。前两种情形可能是由于心念还不能清静下来,或内气不调和。也可能是因身体这个皮囊还没有准备好,能量超过了负荷。当然,我们的愿力应该是要达到第三种情形。
  如果感觉到有输入的能量在体内翻腾,应该怎么处理?
  ? 首先要了解,这未必表示已经修到很好的境界。虽然的确有能量来了,不过你本身修持功夫不够深,负荷不了,没有办法完全摄取,所以就有能量浪费在肢体动作上。功夫够了,就可以完全摄取,用来增强自己的能量。功夫深的人专注力是高度集中的,所以他所到之处,或者是他的教诲,都可以让人变得专注而宁静。能做到这样,就够资格做导师了。
  ? 背脊要正直,肌肉和神经要放松,是摄取能量的先决条件。很多人在接收能量时,因为姿势不正确,能量就浪费在不规则的肢体动作上。
  ? 通常这个现象不会持久,例如一离开某个圣洁的人或地方,马上就不动了。如果是这个情形,就在内心礼赞,对这殊胜的经验心怀感恩,然后如常地继续静坐,净化身心。
  ? 如果身子仍然动个不停,试着做静止的放松练习,心念放在呼吸上。
  ? 我们在前面说过,许多所谓的昆达里尼经验,其实是神经失调的问题。有这种情形的人,多半要寻求神经医疗专家诊治。如果专家认为没有神经失调问题,而身子仍然动个不停,那就要去找得过昆达里尼大定经验的人,向他求助。有经验的人会懂得运用内在能量来导引你的能量流。
  ? 总之,什么也不能取代静坐、持咒(japa)、净化心念等重要的心灵修行法门。  
  5 何为自在?
  “当所有的装饰都除尽,觉性不再能用任何方式形容,不再受任何制约,
  你那股生命力不再受限于体形、姓名、年龄、性别;当那股生命力,自己定在大我中时,那个就叫做昆达里尼。当下,所有的桎梏统统得到解脱。”
  所谓自在,不是有许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因为这些机会都还是有限的。有限就是束缚。从一种有限换到另一种有限,不过是换个牢笼。我们以为自己有活动的自由,却仍然踏不出有限的监狱围墙,这不是自在。
  自在是有本事脱离有限,入到无际。你能自在,才能真正解脱,监狱的大门才会敞开。但我们就像是困在屋里的盲人,别人告诉他有扇门可以走出去,于是他就顺着墙壁摸索而行。但是每当要摸到门口的时候,身上就会发痒,他因为收手回来抓痒,所以总是错过了门。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在,都可以挣脱一切束缚自己的东西,挣脱有限。不幸的是,每当我们走到门口,那股痒劲就上来,所以我们老是出不去。而那门可一直是敞开着的。  
  6 觉知身体的能量场
  觉醒昆达里尼的诀窍就在觉知。觉知力要愈来愈深、愈来愈单一,要觉知那全体的,剔除那分别的现象。不要有这个、那个的分别,不要有手和脚的分别,不要有消化作用漩涡和思想作用漩涡的分别。漩涡就是一种「轮」,在身上的叫脉轮。整个宇宙就是由「轮」所构成。
  每一种经验,每一种念头,当它生起的时候,看着它,深深觉知它,自问,「这是从我里面什么地方来的?」,「究竟是什么力撑住我,让我活着?」,「我说『我』,是谁在说『我』?」去到这念头的源头,看着「我」这一念是怎么冒出来的。不用太久,「我」这个字会消逝,剩下来的只是对「在」的觉知。这个觉知,又是从我里面什么地方来的?
  终于有一天,你坐在那儿向自己内在探索的时候,眼睛自然会阖上,你会觉知到那全体的、充满动态的场。不要去追求外在的经验,要去找到那「能」经验的。看到钻石,就看着这经验,找找看是谁要钻石。找那个「我」,是你的眼睛吗?眼睛看见钻石,是眼睛要钻石吗?究竟是「谁」要钻石?去找他。我保证,一旦你找到「那一个」,你就会见到世界所有钻石的光芒。  
  7 觉知无际的圆满和喜悦
  已经是稳固的,你要怎么去稳固它?本身在放光的,你要怎么去照亮它?你需要洒香水在茉莉花,让花飘香吗?你需要举起蜡烛,来照亮太阳吗?你要用什么样的眼,来看见自己的眼呢?你需要倒海水在海中,来提高海洋的水位吗?你能撒糖在布满蜜汁的蜂巢,让它变得更甜吗?这是「圆满」的道理,当你觉知到自己本来就是圆满的,你会觉得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少,你会永远在喜悦中。
  这并不是说你整个人是充满喜悦的,而是说,因为自己是圆满的,所以喜悦。圆满就是喜悦。觉知到那无际圆满的人,就会觉知到无际的喜悦,这不是由外面加到你身上的。只有假花才需要香水,真花是本来就有香味的,我们内在的莲花不需要靠静坐来增加香味。我们内在莲花的蜜汁(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质),有「那达」这嗡嗡作响的蜜蜂在运送,送到蜂巢的每一个蜂穴,送到我们叫做身体(就是宇宙)内的每一个细胞。  
  8 怎样找到觉性?
  你就像是个皇帝,站在自己的皇宫外面,问过路人:「对不起,你可不可以告诉我,要怎么走回我的光明宝殿?」这岂不可笑?所有人都会说:「皇上,沿着你出来的路回去就得了!」只要回光反溯,就可以回到你觉性盘踞的地方。即使婴儿都认得的路,成人却认不得,问题就出在这里。
  婴儿第一次睁眼看世界时,他那内在的生命,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婴儿怎么知道用那些神经来说话?他能听到别人讲话的声音,可是他看不到别人怎么把意念变成言语,而他居然能够找回这条路。就像你在陌生城市中摸索,婴儿会探索自己的身体,学会走哪条路才可以把心中的念头带到舌头,讲出字句来。他就是摸索到了正确的意识脉络。
  如果你想找到那条路,重新返归那静默的所在,你就循原路回去,那条你还是婴儿时就找到的怎么讲话的路。你现在是个成人,难道真以为不如婴儿时候的自己?有很多条路可以通往觉性之城的市中心,譬如从眼睛、耳朵等所有感官(它们像是堡垒的城门),都有路通往市中心。从动作的器官,例如手、足、排泄、生殖等器官也可以通。也可以从肚脐、心窝、喉部、眉心等脉轮进入,这些都是旋涡。去到旋涡的中心,往深处去。
  能无双、独存,此后再无“他”的存在。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 我是谁?
二 为什么瑜珈师需要守欲?
三 如何对治静坐中生起的情绪和欲念?
四 身子动了,是好现象?
五 神性的蜜汁(一)
六 神性的蜜汁(二)
七 唐特拉(Tantra):备受误解的学问
八 永恒的天鹅
九 “日天鹅”入门导引
十 你认识神吗?
十一 当我离开了太阳
十二 光之球
十三 雷电的阶梯
十四 昆达里尼千名号
附篇:什么是觉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