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践锻炼
瑜伽是对身体加以自律,学习经典。目的是促进冥想,除去障碍的根源。
无知、我执、迷恋、厌弃、贪求,是生命的五种障碍。自然有四种特性:特定的、非特定的、有分别的、无分别的。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支。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图。
由不断地学习达到与上天合一,三摩地是注意力与神合一而产生。如果精神脱离了知觉,而知觉亦不与感官混合起来,注意力便与自己合一。于是达到对感官的最高控制。
第三章禅定力量凝神是将意识放在一物之上。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由掌握静坐冥想,便得到智能的光。
那种控制的状态是心灵联系上控制的活动,使那些习性消减下来,因不断地练习而稳定下来。
当心灵放在一物之上,对其他的兴趣便减退,便能达到入定。
薄伽梵歌摘录
这个世界是受到行动的束缚,因此,以奉献之心来从事行动,既能免于执着。
一个已经由瑜伽的修持而舍弃其行为结果的人,一个已经以灵性的知识断其疑惑的人,一个已经控制了自我的人,他将不再受行为业力的束缚。
瑜伽的修持可净化心灵,人若能控制自我和感官的作用,了悟自性在万有之中,纵然从事行为亦不受其沾染。
我,对我有无比信心的人,我认为他们是最了不起的瑜伽行者。
他既在万有之内又在其外,他既是如如不动又是变动不居,他是无比精微而难知,他是既远在天边而又近在心中。
善行的结果是纯净,而其性质则是属于悦性的,变性力量的结果是痛苦的,惰性力量的结果是无知。
至上意识即至上的大我、永恒不灭的宇宙控制者,他遍布三界之中亦维系着三界。
永恒的生命树无所畏惧,心灵纯净,坚定瑜伽的修习,布施,感官的控制,牺牲,经典的研读,苦修,知道而行,不伤害,不嗔怒,能舍,宁静,平和,不诽谤,慈悲,不贪婪,温和,谦虚,稳重,这种神圣的禀性引导走向解脱。
每个人的信念都是根据他的特质而定。事实上,每个人皆由其信念组成,他的信念是什么,他就是什么样的人。
一个无所执着,没有欲求,同时能控制自己的人,他对行为结果没有任何期盼之心,因而免于受到行为作用力的束缚,他即能达到至上的境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