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br>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古时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并沿用至今。<br> 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年俗庆祝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围绕春节的各种庆祝活动,从农历腊月24日“扫尘”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br> 如人们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是“祝福”;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春联,实际上就是新年寄语,是“祝福”;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等,是“祝福”;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br> 春节贴年画是比较普遍的习俗,年画不仅增添了喜庆气氛,而且寄托着对来年的祝福。年画大多是祝福的主题,如《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五福临门》等。我国年画有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br> 所谓“福”就包含在“五福临门”之中。据《尚书·洪范》记载,五福是: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也就是说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生命长寿是“福”,荣华富贵是“福”,身心康宁是“福”,行善好德是“福”,安乐善终是“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