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走进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中央十套《走进科学》节目的知名养生专家,《健康时报》《保健时报》《北京晚报》特约健康专家,中国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入室弟子,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在这《红墙保健医·王连清亲述中医养生与治病之道》中,王连清老师为您亲口讲述的健康之道和人生之路,内容丰富,感情真切,使《红墙保健医·王连清亲述中医养生与治病之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传奇色彩。<br> 她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进入高层保健团队的保健医生,曾为粟裕、陈庚、王震等领导同志做保健护理工作,受到这些领导干部的夸奖和鼓励,书中充满曲折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br> 王连清老师学养深厚,经验丰富,特别对日常病、老年病有着独到医疗和调理方法,很适合家庭操作,值得读者期待。<br> 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其实,我当医生这么多年,倒是觉得这句话可以改成:“人有七情六欲,哪能不生病?”许多病从起因到发展,说到底,很多都是由心理原因决定的。<br> 从我接触的这些中央领导人来看,我觉得,他们的饮食并不是我们老百姓想象的那么神奇。好多人问我,他们是不是经常吃一些这个那个的,因为他们有条件。我说没有,没有看到他们吃这些。<br> 他们健康的真正秘诀在于什么呢?越是艰险的环境,越是困顿的境地,越是注意精神保持平衡,心态保持宽广,这才是人一辈子最需要的营养。<br> 做医生这么多年,要说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一点:想要身体好,先把消化系统调理好!那怎么调?当然是用饮食!我常给病人讲,不管什么健康问题,都是三分治,七分养。<br> 人老了,也要独立,不要总是把希望放在儿女身上,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自己去做,尤其是自己的心理问题,要自己想办法排解。人老了,我们还是父母,还是要言传身教。<br> 儿女对老人的孝顺,有的人认为买吃买喝、温饱不愁就是好,其实不是这样。我现在也是老人了,我知道老人缺什么。老人不缺钱,缺少的是亲情和沟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