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时,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仅靠巡警总厅及所属卫生警察队管理公共环境卫生已明显不够。虽然各区区长均有管理市容卫生之责在身,“但亲与斯,有成于斯者,则绝无一人、一例”。①当局张贴的有关公共环境卫生内容的布告、通告并未起到宣传、警示作用。对于达官显贵而言,根本不屑一顾,而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却因“具有相对解读能力者为数盖寡”,故难以起到规范与治理作用,导致因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未萌,“随意泄污倾秽于当衢等积习未除”。而由于当局管理不善,居民宅院垃圾无处消纳,“乃将灶烬炉灰,瓷碎瓦屑、禽畜骸骨,悉数弃之于户外”;“岁延时续,致使城市街道重污叠秽,触目可睹,恶浊之气,无处不闻”。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京师中兴办公益环境卫生。清朝中后期时,北京城区街道仅正阳门外为石渣路,内城干道皆为黄土路面。宣统三年(1911年)时,由市政当局雇用清道夫役仅有98人,清扫的范围仅限于北池子至三座门、三座门至吉安所、吉安所至西板桥、西板桥至南河墙、地安门至丁字街、大高殿至北长街南口、西华门至西苑门、东砖门至西砖门、东安门至骑河楼少数路段,清扫面积94824平方米,清扫工具为竹编大扫帚及木柄大铁锹。③
虽然清政府曾颁布《清道执行细则》(简称《细则》),规定“清道夫役应保持道路之清洁,除逐日洒扫外,凡平垫道路、疏浚沟渠、灌溉路旁树木及其他关于道路清洁之事,悉令担任之”;同时,《细则》对清道夫役的作业过程做出具体规范:“不得以沟渠之尘芥淤泥等散布或留置于道路,不得以沟渠陂塘之水及其他污水泼洒道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