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北京环境卫生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708090
  • 作      者:
    柯小卫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北京自古具有传统环境卫生理念,“爱国卫生运动”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形成,“公共厕所”的故事,北京公共卫生管理与世界接轨。
展开
内容介绍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定都北京,于今已近60年了。六十年,一个甲子,共和国的人民、北京市的人民,在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过程中,亲历了多少成功的喜悦、顺利的舒畅,以及挫折的伤心和迷惘。然而,我们都已走过来了,我们毕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我们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会有今天的收获。我们抚今忆昔,怎不激动和感奋!
展开
精彩书摘
  清末民初时,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仅靠巡警总厅及所属卫生警察队管理公共环境卫生已明显不够。虽然各区区长均有管理市容卫生之责在身,“但亲与斯,有成于斯者,则绝无一人、一例”。①当局张贴的有关公共环境卫生内容的布告、通告并未起到宣传、警示作用。对于达官显贵而言,根本不屑一顾,而对于广大普通民众来说,却因“具有相对解读能力者为数盖寡”,故难以起到规范与治理作用,导致因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未萌,“随意泄污倾秽于当衢等积习未除”。而由于当局管理不善,居民宅院垃圾无处消纳,“乃将灶烬炉灰,瓷碎瓦屑、禽畜骸骨,悉数弃之于户外”;“岁延时续,致使城市街道重污叠秽,触目可睹,恶浊之气,无处不闻”。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在京师中兴办公益环境卫生。清朝中后期时,北京城区街道仅正阳门外为石渣路,内城干道皆为黄土路面。宣统三年(1911年)时,由市政当局雇用清道夫役仅有98人,清扫的范围仅限于北池子至三座门、三座门至吉安所、吉安所至西板桥、西板桥至南河墙、地安门至丁字街、大高殿至北长街南口、西华门至西苑门、东砖门至西砖门、东安门至骑河楼少数路段,清扫面积94824平方米,清扫工具为竹编大扫帚及木柄大铁锹。③
  虽然清政府曾颁布《清道执行细则》(简称《细则》),规定“清道夫役应保持道路之清洁,除逐日洒扫外,凡平垫道路、疏浚沟渠、灌溉路旁树木及其他关于道路清洁之事,悉令担任之”;同时,《细则》对清道夫役的作业过程做出具体规范:“不得以沟渠之尘芥淤泥等散布或留置于道路,不得以沟渠陂塘之水及其他污水泼洒道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旧北京城的公共环境卫生/1
北京城市的历史源远流长。环境卫生作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组成部分,一直伴随着城市形成过程,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宫廷“大扫除”/2
二、旧时代的公共环境卫生管理/4
三、京师“无”厕/12
四、粪道、粪厂、粪夫/14
五、“垃圾山”与“污水池”/17
第二章 走进新中国/21
北平和平解放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稳定社会秩序、整治市容环境、改善交通、迅速恢复经济与商业的繁重任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古都重现光彩。
一、为开国大典作准备/22
二、全民卫生运动/27
三、“龙须沟”的故事/30
四、治理“臭沟”/35
第三章 爱国卫生运动/3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进入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北京的各项市政基础建设也全面开展。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极大地唤起并激发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成为当时热火朝天社会生活与积极向上人们情绪的真实写照。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由来/40
二、全民讲卫生/44
三、“除四害”与“全民打麻雀”/48
四、公共环境性体系基本形成/54
五、时传祥/58
第四章 记忆中的年代/65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许多人说来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城市的公共环境卫生凝结人们的意志,焕发青年的热情,体现火红年代特有的精神,留下许多故事与记忆。
一、尼克松来访/66
二、大杂院、公厕、筒子楼/68
三、“地撮站”与“垃圾楼”/74
四、龚场与储粪库/76
第五章 全面治理与整顿/7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进入经济复苏与发展时期,经过大规模动员、宣传,清理整顿市容市貌,首都的公共环境卫生事业逐步开始转向“依法治理”与科学发展新进程。
一、从“综合整治”到“门前三包”/81
二、五讲四美三热爱/87
三、迎接哑运会/91
四,11、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95
五、撮垃圾的发明家——张永江/96
第六章 改革大潮中的观念革命/101
改革开放不仅打开了封闭的国门,也使人们开阔了眼界。许多传统观念与生活方式开始改变。
一、公厕的升级换代/102
二、“海归”志愿者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107
三、“七场八站”/112
四、阿苏卫垃圾填埋场/113
五、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厂/117
六、环卫管理体制改革/120
第七章 奥运会提升环境卫生工作/125
2001年7月13日,北京取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公共环境卫生工作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新北京,新奥运/126
二、防治“非典”/136
三、清理“城市,卜皮癣”/138
四、每日空气质最播报/141
五、环境卫生监测体系与应急预案/143
六、为了“奥运”/146
七、“禁塑令”/]49
八、治理空气污染/150
第八章 21世纪公共环境管理/153
21世纪公共环境管理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多元化与人性化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奥运会”后北京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素质与形象,北京做了大量工作。
一、城市公共环境管理思路的转变/154
二、实现“低碳经济”/156
三、2010年的第一场雪/158
四、走出“中国式困境”/16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