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植物种群动力学演化机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70887
  • 作      者:
    林振山,刘会玉,齐相贞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振山,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福建省仙游县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环境与大气物理专业博士、美国UNM生态专业博士后。1991年任南京大学讲师,1992年任南京大学副教授,1993年12月~2001年4月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气候专业),享受政府津贴。1996年7月~2001年2月任美国SUNY、UNM客座教授。2001年4月回国后受聘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自然地理专业和环境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起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2004年创建了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并任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环境效应、计量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学、非线性科学。1995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995~2000年任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8年入选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现任Ecological Complexity(欧洲)、《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地理科学学报》、《热带气象》、《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报的编委。现任教育部高职高专环境与气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量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统计气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江苏省分会副理事长。<br>    林振山教授自1992年负责国家首批“攀登项目”(国家基础性重大关键项目)的有关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来,已主持国家“攀登项目”专题、国家“973"项目专题、国家“九五”攻关重中之重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多项。2002年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国家“十五”“211”工程重大项目“不同时空尺度环境演变和生态建设”。有关成果2005年1月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2007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获国家精品课程奖(排名第四),2002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1993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已有9部专著问世,已在国际SCI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地球物理学报》、《地理学报》、《气象学报》、《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等国家一级(学会)权威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用已达1000多篇次。
展开
内容介绍
    《植物种群动力学演化机制》是作者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083)“若干人类景观活动对(植物)种群演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人类活动环境效应、种群入侵理论、理论生态学、种群多样性,系统地研究了无性系外来植物物种的入侵机制、外来种子植物的入侵机制、栖息地毁坏时空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br>    《植物种群动力学演化机制》观点新颖独特,方法科学严谨,论述深刻透彻,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均为国际前沿或热点问题。《植物种群动力学演化机制》可供地理科学、生命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尽管Levins模型抓住了经典集合种群动态的关键属性,但它是一种空间隐式模型,不考虑具体的空间格局及斑块质量,仅仅研究种群建立与灭绝之间的平衡,不能用于实际的集合种群和实际的管理。首先,该理论只能应用于较大数目的生境斑块网络,而实际上,许多集合种群生存于斑块较少的网络中,在这样的网络里,随机性会提高集合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其次,Levins模型假定局域种群在适宜斑块中均质地混合,而实际上一个斑块的被占据就极大地依赖于其他特定斑块的被占据与否,斑块和种群的分布往往具有集群特征;再次,Levins模型假定集合种群达到了平衡态,但是在现今不断破碎化的景观中,居住其中的集合种群远未达到平衡态;最后,Levins模型还忽略了拯救效应。<br>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然生境日益加速地丧失和破碎,许多种群以前以连续种群的方式分布,目前却以集合种群的方式分布,种群的灭绝往往也经历了集合种群的阶段。栖息地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的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引起了人们对当前集合种群动态理论的浓厚兴趣,近年来集合种群成为保护生物学所关注的研究热点。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种群灭绝,事实上是从种群的局部灭绝开始的,局部灭绝的后果可能导致种群的最后灭绝。集合种群理论关注的恰恰是具有不稳定局部种群的区域续存条件(Hanski,1998),避免种群的局部灭绝,乃至最后的灭绝。因此,随着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破碎化程度的加剧,迁移个体可以来自任何一个现存的局域种群,同时任何一个局域种群都有可能灭绝,显然集合种群模型更具现实意义。<br>    在过去的几年内,集合种群动态及其在破碎景观中的续存等概念已在生态学中牢固地树立起来。许多研究都证实,生存于很小生境片断中的小种群具有很高的灭绝风险,如果人类活动导致分布区破碎,那么种群密度低得在每个片断中只能够保留下小规模的种群,有可能太小以致于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最终在整个景观中消失(Hanski,1994a;1994b)。<br>    在自然界中,许多濒危的种群规模非常小,我们很难对这类生态系统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张大勇,2002),一个替代方法就是运用集合种群理论和方法,寻找一个在生态学上与濒危种类似的常见种进行研究,估计得出模型参数,然后再用于模拟濒危的集合种群动态,从而指导就地保护或易地保护。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集合种群<br>§1 物种多样性与生境毁坏<br>1.1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br>1.2 生境毁坏对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影响<br>§2 岛屿生物地理学<br>§3 集合种群理论<br>3.1 集合种群概念<br>3.2 集合种群的分类<br>3.3 集合种群模型<br><br>第二章 基本模型与方法<br>§1 元胞自动机模型<br>§2 关联函数模式<br>§3 景观中性模型<br>§4 分(数)维与分形<br>4.1 分维的定义<br>4.2 网格法(计盒维数)<br>§5 shannon信息、测度熵和信息维<br>§6 物种多样性对生境毁坏响应的研究<br><br>第三章 外来植物物种的入侵机制<br>§1 生物入侵<br>1.1 生物入侵过程<br>1.2 建群特征<br>1.3 入侵种的传播格局<br>1.4 生物入侵的危害<br>1.5 生物入侵的理论探讨<br>1.6 国外研究进展<br>§2 外来种入侵的不确定性<br>2.1 多物种共存模型<br>2.2 外来种入侵干扰模型<br>2.3 外来种对不同群落结构的土著种群的影响<br>2.4 入侵的时滞现象<br>§3 无性系外来植物物种的入侵机制<br>3.1 克隆植物<br>3.2 元胞自动机模型<br>3.3 根茎(匍匐茎)型植物的空间传播<br>3.4 竞争差异下外来种入侵对土著种群的影响<br>3.5 生境变化对无性系外来种人侵的影响<br>3.6 较强竞争能力的外来无性系克隆植物在不同生境破坏下的入侵动态<br>3.7 较弱竞争能力的外来克隆植物的入侵动态<br>3.8 讨论<br><br>第四章 外来种子植物的入侵机制<br>§1 基本方法与模型<br>§2 种子植物外来种的入侵机制<br>2.1 元胞自动机模型<br>2.2 物种在不同传播方式下表现的空间格局<br>2.3 竞争差异下外来种的入侵动态<br>2.4 不同生活史特征、不同种群特征对入侵的影响<br>§3 生境破坏对种子植物外来种入侵的影响<br><br>第五章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毁坏时间异质性的响应<br>§1 栖息地毁坏时间异质性<br>§2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瞬间毁坏的响应<br>2.1 集合种群动态对栖息地瞬间毁坏的响应<br>2.2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瞬间毁坏的响应<br>§3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持续毁坏的响应<br>3.1 集合种群动态对栖息地持续毁坏的响应<br>3.2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持续毁坏的响应<br>§4 不同性质栖息地毁坏的时间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影响比较<br>4.1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瞬间毁坏和持续完全毁坏的响应比较<br>4.2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瞬间毁坏和持续部分毁坏的响应<br><br>第六章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毁坏空间异质性的响应<br>§1 栖息地毁坏空间异质性<br>§2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毁坏空间异质性的响应<br>§3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毁坏异质性响应的机制分析<br>3.1 栖息地毁坏下物种多样性影响因素分析<br>3.2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毁坏异质性响应的机制分析<br><br>第七章 栖息地毁坏时空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br>§1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持续完全毁坏(D=1)时空异质性的响应<br>1.1 物种多样性响应<br>1.2 栖息地毁坏与竞争对集合种群动态的影响<br>§2 物种多样性对栖息地持续部分毁坏(D<1)时空异质性的响应<br>2.1 物种多样性响应<br>2.2 栖息地毁坏与竞争对物种多样性响应的影响<br>§3 物种多样性对不同性质栖息地毁坏的响应比较<br><br>第八章 讨论<br>§1 讨论<br>§2 展望<br>§3 大规模的情景模拟<br>参考文献<br>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