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然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12118
  • 作      者:
    (法)布封(Buffon)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Buffon),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布封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译者简介:
  陈筱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翻译出版法国名著多部,计有: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4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6部;法布尔的《昆虫记》;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第三音艮尊雅克·洛朗的《蠢事》;莫迪亚诺的《往事如烟》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布封的《自然史》全书36卷,堪称煌煌巨制。作者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了地球、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演变历史。《自然史》精选了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中,观点具代表性,论述最为精彩的片段,依写作的年代进行编排,希望既能浓缩《自然史》的内容,又能相对完整地呈现其结构风貌。书末收录了两篇文章:一篇是1753年布封入选法兰西学院的演说《论风格》,至今仍被看做是关于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章;另一篇是埃罗·德·塞歇尔的《拜访布封——蒙巴尔之行》,对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布封这位伟大人物的独到思想、怪诞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会有所助益。
展开
精彩书评
  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物种起源问题的第一人。
  ——达尔文
  布封拥有他的世纪最美丽的文笔。
  ——卢梭
  牛顿迈出了一步,布封迈出了第二步。
  ——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知名的启蒙作家,甚至是其后法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作家,事实上都受到了布封的影响,或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
  ——厄恩斯科·梅斯
  如果《自然史》的体系在不同的读者看来还不是同样地稳固,我们至少要承认这部作品是最卓越的小说之一,美的诗歌之一,这是哲学从来不敢想象的。
  ——格里姆
  《自然史》的作者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作为柏拉图和卢克莱修的敌手,他在这部声名如日中天的作品中,展示了最契合哲学材质的、高尚优雅的文笔,他智慧的语言就是他心灵的图绘。
  ——达朗贝尔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我们刚刚描述过的这个宽阔无边的地球向我们展示的那么多事物中,在地球表面上聚集着、覆盖着的无数的“产物”中,动物无论是在同我们的适应性方面,还是我们所熟知的它比植物或无生命的东西更高级的方面,都占据着首要的地位。动物因其感官、形体、动作而与它们周围的事物有着更多的关系,而植物则没有这些关系。植物因其演化、形状、成长和它们的不同的部分而与外界的事物有着比矿物或石头这些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东西多得多的关系。而正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关系,动物才货真价实地居于植物之上,植物又居于矿物之上。而我们人类,若是只从身体的物质部分来看,我们只是多了某些关系,因而优于动物,比如我们的舌头和手所提供给我们的那些关系。尽管造物主所创造的杰作的本身都同样是完美的,但是,按照我们观察的方法,动物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作品,而人类则是其作品中的精品。
  确实,蕴藏在组成一个动物躯体的这个小小的物质部分里的是多大的能量,多大的力量,多少的机件,多少的运动啊!其各个部分又是多么紧密相关,多么协调,多么相互配合啊!其中又有多少的组合,多少的安排,多少的因,多少的果,多少的原则在致力于同一个目的,而我们只是通过一些极难明白的结果去了解这一点,而它们又因为我们习惯于根本就不去考虑它们而成为最奇妙的杰作。
  然而,无论我们觉得这一作品如何令人赞叹不已,但最大的奇迹并不在于个体之中,而是在物种的连续性、更新性和持久性中大自然表现出的完全令人不可思议的一面。这种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的生产其同类的才能,这种始终存在着并且似乎永存的统一性,这种永远不会消失的生育才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神秘,我们似乎是无法探清其个中原委的。
  无生命物质,诸如我们脚下的石头、黏土,也有一些特性,单单其存在便可知其数量之大,而无机物按照其存在来说,仍旧与自然界的所有其他事物有所关联。我们不会学一些哲学家那样,说什么物质无论其形式如何,都了解其存在及其相对的才能,这个问题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我们不想在这里讨论它,我们只是想让大家感觉到,由于我们自己对我们能够与外界事物有着的各种关系不甚厂解,所以我们不应该怀疑无生命物质也对各种关系毫无感觉,另外,我们的感觉无论怎样都与引起感觉的那些事物不相仿,我们应该通过类比得出结论,认为无生命物质既无感情,又无感觉,也不知其自身的生存,而硬要说它们具有这些才能的话,那就等于是赋予它们与我们几乎一样的思维、行动和感觉的才能,这既为理性所不容也为宗教所斥责。
  我们应该说由于我们是由泥土和尘埃构成的,所以我们确确实实是与泥土和尘埃有着共同的关系,这种关系把我们与总体上的物质联系在一起,但是,因为我们看不清这些纯物质关系,因为它们在我们体内并未产生任何印象,因为它们并未由于我们的参与而生存着,而且在我们生前或死后,它们依然存在着,根本就不影响我们,我们无法认为它们参与到我们的存在中,因此是生物结构、生命、灵魂让我们生存着,而在这种观点下,物质并非我们生存的主因而是次要原因,它们是一种陌生的包装,其组合我们并不知晓,而其存在又是于我们有害的。这种构成我们生存的思路也许是完全独立的。
  因此,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着的,而且我们虽然在思考但却并不知道其究里,但是不管我们的存在或感觉的方式是什么,不管我们的感觉是对还是错,是表面的还是真实的,反正这些同样的感觉的结果却仍旧是肯定无疑的。存在于我们心中的这种思维方式,这种一连串的思考,尽管与引发它们的事物极不相同,但仍不失为我们个体的最真切的感受,仍然使我们感到与外界事物有一些关联,而我们可以将这些关联看做是真实的,因为它们始终如一,于我们而言,始终是相同的。因此,我们不应该怀疑我们所发现的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在与这些事物相关的我们的存在范畴中,是肯定的和真正的不同与相似。我们可以合理合法地把自己排在大自然中的第一位。我们应该将动物排在第二位,把植物排在第三位,把矿物排在最后一位。因为尽管我们并不很清楚我们在兽性方面的长处,并不很清楚我们在我们灵魂的精神性方面所具有的长处,但是我们却不能怀疑动物像我们一样拥有相同的感觉,因而具有与我们相同的生命和运动的本原,而且它们能够做出许许多多的与我们相类似的动作,所以它们与外界事物有着与我们相同的一些关系,因此我们与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很相像。我们与植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与植物的相像程度要大于植物与矿物的相像程度。这是因为植物有着一种活生生的形态,和充满生命力的组织结构,有着一种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相像的形态,而矿物则连任何器官都没有。
  另外,动物与植物之间的最通常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形态的区别。动物的形态尽管千差万别,但与植物的形态却完全不同。尽管珊瑚虫像植物一样繁殖,但仍然可以看出它与植物之间的不同,不仅在繁殖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而且在外形上也不尽相同,所以还是不难辨别的。动物确实能够创制一些与植物或花儿一样的作品,但是植物却永远无法创造出与动物相似的作品来。那些能制作和生产出珊瑚来的了不起的昆虫,不会被误认为是花儿的,即使人们出于毫无根据的偏见也不会把珊瑚看做是植物。因此,人们在把植物的形态与动物的形态相比较的时候可能犯的错误,也只涉及到很少的一些动物性与植物性差别不大的事物,而且我们越是仔细地观察,我们就越是坚信造物主在动物与植物之间并没有明确地划定界线,而这两种有机物具有许多共同的特性,远远大于它们之间真正的差别。而且我们还相信,动物的生产比植物的生产对大自然来说花费不多,甚至花费更少。一般来说,有机物的生产让大自然所费的代价几乎等于零。所以可以说,活的、有生命的事物并不是事物的一种超验的程度,而是物质的一种有形的特性。
展开
目录
科学与诗的融合
论研究与论述自然史的方法(1749年)
动物
动物与世界
动物与植物的比较(1749年)
人与动物
家畜(1753年)
野兽(1756年)
食肉动物(1758年)
论人
童年(1749年)
青春期(1749年)
割礼,阉割
童贞,婚姻
论壮年(1749年)
对人的描绘
女性之美
老年与死亡(1749年)
老年人的幸福(1777年)
人的本性(1749年)
人的感觉(1749年)
神经系统,大脑(1758年)
情绪(1753年)
快乐,痛苦;智者的幸福
梦和想象
人的双重性
人种的多样性
黑人(1749年)
野蛮人与社会(1749年)
飞虫社会(1753年)
自然状态(1758年)
前文补遗(1777年)
塔希提人(1777年)
白种黑人(1777年)
方法与理论(1749年)
一种方法
种种困难
评论
结论
一个理论
关于总的繁殖
概述
从一个种属到另一个种属
从原型到变种
马(1753年)
驴(1753年)
山羊(1755年)
鼠(1758年)
狮子(1761年)
虎(1761年)
结论(1761年)
羊、岩羚羊和其他的山羊(1764年)
从变种到“物种的亲缘关系”
猴子的归类(1766年)
论动物的退化(1766年)
各目间的差异(1770年)
种属的亲族关系(1776年)

世界史(1778年)
贝壳和獠牙
关于菊石和一些陆生动物的一些骸骨
大自然的时期
地区地质:朗格勒山脉
人类出现后,发现并改造着大自然
伊壁鸠鲁派之死(1777,1788年)
论风格
拜访布封——蒙巴尔之行
布封生平创作年表
附录:生物分类小知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