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0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67412
  • 作      者:
    曹健林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全面盘点国际科技发展大事,深入介绍重点科技领域概况,跟踪分析各国科技创新政策,展望世界前沿科技发展动向。
展开
内容介绍
    《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10》以2009年的资料为基础,以科技政策为主线,以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对象,反映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10》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2009年的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动向进行综述,重点是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各国科技与创新政策的新动向、全球科技投入以及人才流动的新变化。第二部分主要选择一些重点科技领域的国际发展状况进行较深入的综合介绍,具体包括能源、气候变化、航天、农业、食品安全、自然灾害问题。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瑞典、丹麦、芬兰、爱尔兰,比利时、瑞士、意大利,奥地利、保加利亚、欧盟、日本、韩国、印度、以色列、新力口坡、南非、埃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科技发展概况。第四部分是附录,提供一些最新的科技数据和科技资料。<br>    《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 2010》可供各级行政和科技部门、发展规划部门、科技政策和管理研究部门以及高校和研发机构的有关人士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自20世纪末期以来,关于世界竞争格局多极化的论断、预言和争议不绝于耳。2008年12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的报告《全球趋势2025:一个大转变的世界》指出,到2025年,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财富和力量将发生从西方向东方的历史性转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力差距将不断缩小。届时,国际体系将成为一个全球性多极化体系。2009年9月,欧盟也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2025年的世界:亚洲的崛起与社会一生态变迁》,对未来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做出了预测.该报告指出,到2025年,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将成为科技强国,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诚然,新兴经济体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兴经济体的科技力量尚不足以与发达国家抗衡。例如,印度论文的绝对数量只相当于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一半左右。中国、韩国、巴西等国家的科技论文总数近年迅速增加,但论文的被引频次较低,反映出这些国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获得的认可度还不够高。在专利方面,新兴国家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不过,在多数新兴国家,这些专利并非全是本国居民所有的,非居民申请者获得的专利数量在这些国家专利授权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中国等新兴国家对外国技术的依赖程度高,而本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面也做得很不够。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普遍较低,高技术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并无竞争优势。因此,尽管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带来了新的竞争。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新兴经济体科技实力的增强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研究实力的削弱。从总体上看,新兴经济体科技的国际竞争力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相去甚远。
展开
目录
序言<br>前言<br>第一部分 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动向综述<br>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不断调整<br>一、国际科技经济体系日益朝多极化发展<br>二、美国、日本、欧盟仍然主导世界科技<br>三、新兴经济体科技实力总体走强<br>科技全球化进程继续深入<br>一、一些国家实施了国际化战略<br>二、国家和地区间科研合作增强<br>三、国际专利活动曰趋活跃<br>四、企业研发的国际化程度提高<br>利用科技创新引领走出危机<br>一、各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br>二、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br>三、大力支持企业创新<br>四、夯实科研基础<br>培育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br>一、低碳产业<br>二、生物产业<br>三、信息技术产业<br>四、纳米技术产业<br>五、运用宏观政策措施支持战略产业发展<br>科技外交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代<br>一、科技外交被赋予新内涵<br>二、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br>三、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助增强<br>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注重科技投入<br>一、全球研发投入态势<br>二、政府研发预算稳定增长<br>三、企业部门仍然是许多国家研发资助的主要来源<br>四、各国应对危机的研发举措<br>各国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建设<br>一、应对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各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br>二、职业机会和经济因素牵引,新兴国家人才回流加速<br>三、人才争夺激烈,高层次人才备受关注<br><br>第二部分 国际科技热点追踪与分析<br>气候变化成为影响各国未来的最重要议题<br>一、气候变化影响广泛且深远<br>二、哥本哈根气候谈判<br>三、全球碳交易机制和碳市场<br>四、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举措<br>清洁可持续能源成为各国战略取向<br>一、世界发展仍将长期依赖化石能源<br>二、清洁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任重道远<br>三、节能增效大有可为<br>生命科学研发稳步前进<br>一、生命科学研发备受关注<br>二、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争议再起<br>三、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发加速<br>四、艾滋病疫苗研制仍任重道远<br>五、干细胞研究阔步飞跃<br>六、基因组学研究步伐犹健<br>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日渐全面融合<br>一、主要发达国家推出国家ICT战略举措<br>二、在衰退中加强信息通信技术投资<br>三: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br>四、扩大ICT应用,培育新兴市场<br>五、开发和实施绿色ICT,充分发挥ICT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br>六、物联网(IOT)发展任重道远<br>世界航天领域发展态势<br>一、各国航天政策与计划动向<br>二、国际空间站建设稳步推进<br>三、空间科学探测又添新兵<br>四、卫星领域军事色彩渐浓<br>五、航天经济市场继续扩大<br>传染病的全球防治任重道远<br>一、传染病的全球化与人类安全的新危机<br>二、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的影响<br>三、甲型H1N1流感的全球传播<br>四、传染病疫情的监测<br>五、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br><br>第三部分 主要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概况<br>美国<br>一、奥巴马政府的科技政策<br>二、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应对经济危机<br>三、生物、纳米、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政策措施<br>加拿大<br>一、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员<br>二、面对经济危机的科技计划和政策调整<br>三、与科技相关的重大措施<br>四、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与政策<br>墨西哥<br>一、科技概况<br>二、2009年采取的政策措施<br>三、国际科技合作<br>巴西<br>一、科技与创新行动计划评估<br>二、重要领域发展情况<br>德国<br>一、研发投入持续增长<br>二、进行国家创新环境建设<br>三、出台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计划<br>四、重要领域最新进展<br>五、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br>法国<br>一、研发投入<br>二、研究与创新体系改革的新举措<br>三、主要研究与创新计划<br>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br>英国<br>一、科技概况<br>二、确定四大战略产业,打造英国未来<br>三、英国研究理事会的新计划和方向调整<br>四、加强与中国的科技合作<br>俄罗斯<br>瑞典<br>丹麦<br>芬兰<br>爱尔兰<br>比利时<br>瑞士<br>意大利<br>奥地利<br>保加利亚<br>欧盟<br>日本<br>韩国<br>印度<br>以色列<br>新加坡<br>南非<br>埃及<br>澳大利亚<br>新西兰<br>国际原子能机构<br><br>第四部分 附录<br>科技统计表<br>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2009年世界十大科学进展<br>美国《科学》杂志预测2010年科研热点<br>美国《时代》周刊盘点2009年世界十大科学发现<br>《科技日报》评出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br>《科技日报》评出2009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br>《科技日报》评出2009年十大科技热词<br>2009年诺贝尔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