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融入与疏离:乡下人的城市境遇:以青岛为中心(1927-1937)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3084747
  • 作      者:
    柳敏著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柳敏,女,1974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近年在《史学月刊》、《中国农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近代中国城乡关系是社会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广为学术界关注。本书选择了近代新兴城市青岛作为研究个案,多角度地考察了进城乡下人融入城市社会的艰辛努力和生活实相,并从政府对乡下人的制度安排与社会改造、乡下人的城市犯罪和城市人与乡下人的互动等方面,对近代城乡认同危机进行了理性思考。本书视角独特,资料丰富,对深化城市史、城市化研究有较高理论意义,亦对探讨当代城市化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丛书将中国二十世纪的社会变迁进行了一个系统梳理,反映了现代化与城市化的社会潮流、城乡的分离化,以及所产生的社会认同危机、城乡失衡的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目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怎样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从传统生活向现代生活方式的演变,从而全面展示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这成为本丛书最熏要的特点。本丛书的研究视野、理念与方法,均具有前沿性,是难得的有相当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成果。<br>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nbsp;王笛<br>  <br>  ★乡村变迁和城市发展,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两翼,归结为城乡关系。学界的现有研究,或关注乡村变迁,或聚焦城市发展,而将两者结合起来,从城乡关系的统合视野进行研究的成果,仍然不够充分。因此,这套丛书的出版,具有选题的开拓性。<br>  丛书主持人对于研究主题的设定能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关注中国乡村与城市社会历史变迁在中国由传统而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的独特走向,即由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逆转为城乡背离化发展态势及其间的利弊得失,从而使该研究在注重历史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br>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nbsp;汪朝光<br>  <br>  ★无论是城市化进程还是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从农耕文明转变为城市文明的过程。所以,不关注城乡关系变化的这一本质,将城市化历史与乡村史研究割裂开来,是无法深刻揭示中国城乡变迁问题的真正历史底蕴的,也是不能将中国社会史的研究继续引向深入的。故此,本丛书不仅是对学术研究薄弱环节的重大弥补,而且对于推进学科发展亦有重要意义。<br>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nbsp;李帆
展开
精彩书摘
  从1891年到1937年,当历届青岛占领当局雄心勃勃地大兴土木、建设城市时,相邻的山东农村其他地区经历着义和拳运动、盗匪横行、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的政治风波,并屡遭黄河泛滥的蹂躏与严重税收的盘剥,加之山东省人地关系紧张,天灾和人祸往往交相作用,加剧了农民的离村倾向。而青岛地区则在强大的资金注入、交通发展与相关政策优惠下平稳发展,治安尚佳,社会稳定。盗匪的扰乱、城市的吸引、谋生的驱动与便捷的铁路交通,推动着山东广大农村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农民源源不断地迁移青岛。闯关东的谋生者每年从青岛泛海北上者在十多万左右,其中也有农民逗留青岛并定居下来。<br>  来自城市内部的资料与众多学者对近代农民离村情况的调查结果有相似之处,首先,乡下人进城是乡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包括自然灾害、匪患兵灾、治安恶化等自然与政治环境的破坏。这在离青岛距离适中而人祸频繁的胶县、临沂、诸城、日照等地最为突出,而青岛治安相对稳定,成为鲁东、鲁南交通便利地区难民们理想的避难之地。其次是农村生存压力的逼迫所致,包括人多地少和税收沉重等原因所致的经济贫困和家庭关系的紧张。从胶县、即墨、平度等地移民的进城情况来看,生活的艰难是他们选择流动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女性来说,为缓解在家庭受到不平待遇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或者为逃避旧式婚姻,向往自由择偶,她们将城市作为寻求新生活的起点。再次是城市经济的吸引,这常常来自于先进城的乡邻与亲友在回乡后的信息冲击。改善生活状态的欲望和农村生活的紧张,驱使在城市里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乡下人开始选择新的职业,而城市发展的刺激对青岛附近地区乡民的推动力更大。按照迁移的宏观经济理论的解释,城市的拉力,表现为城市工商业规模的扩大,新兴工业部门对劳力需求的增长,城乡收入值差异的吸引;同时,农村社会经济因对农业机械的采用而对过多的农业劳动力产生排斥。但近代农民离村并非建立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而产生的人口平衡力量的基础上,相反,农民的贫穷与乡村的灾荒与匪祸是更重要的推力。农民离村不是单纯由于人口压力或农村经济状况的恶化,而是整个生态环境变动的产物,包括物质资源的贫乏、政治与军事力量的压迫、社会治安的恶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和民众观念的更新,可以认为,整个农民社会流动的过程,折射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观念等全方面搅动后农村的离“人”、离“心”过程。考察农民的进城情况,笔者更关注政治与自然因素而非农村经济压力与都市经济吸引对农民离村的作用。1930年前在山东已经出现移民高峰时,当地农业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全面衰退。徐秀丽等研究者曾指出:“20世纪头30来年,由于若干新式农业技术的引进,由于政府采取了一些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由于手工业和经济作物的发展带来农村金融的相对活跃并导致农业投入的适量增加,再加上人口增加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的增加,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农业效益较好;20年代末以后,受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战乱及天灾的影响,农业生产全面萎缩,这种情况到1935年时才有所恢复。”①1930年代前,经济状况并没有恶化到产生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吴承明先生认为:“总的看,20世纪以来,粮食的总产量仍是增长的,于1936年达于高峰,其增长速度大体可与人口的增长率相当。”②也有学者依然认为人口的增速超过耕地的增速,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趋减。③即使人均耕地减少,也并不意味着生活条件的恶化,土地承载力与生产技术、土地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结构、粮食耕作制度、生态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学界研究尚存争议的情况下,经济压力说尚缺乏充足的论据,而且学术界关注的中国农村的全面崩溃在1930年代初期,与农民离村的高峰期并未完全吻合。从1912年到1949年,山东移民闯关东人数,平均每年达到48万人之多,1926年到1930年间,移民数量剧增,尤其是1927年、1929年这两年均在80万人以上,1928年移民最多,达104万人,这主要是山东严重的旱灾和军阀混战所致。<br>  ……
展开
目录
导论<br>一、选题缘起<br>二、学术史回顾<br>三、研究思路<br>四、本书的创新点与难点<br>五、文献说明<br><br>第一章&nbsp;青岛的城市化进程<br>第一节&nbsp;青岛开埠前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状况<br>一、生态环境<br>二、社会概况<br>三、政治沿革<br>第二节&nbsp;青岛城市的发展与城乡区隔的形成<br>一、德占时期的城乡分治<br>二、青岛市政建设与城乡分野<br>小结<br><br>第二章&nbsp;乡下人进城与城市的制度安排<br>第一节&nbsp;乡下人进城<br>一、乡下人进城之概况<br>二、乡下人进城的原因<br>三、乡下人进城的媒介<br>四、乡村移民对青岛城市人口结构的影响<br>第二节&nbsp;青岛市对乡村移民的制度安排<br>一、城市的门槛<br>二、保人制度<br>三、遣返规则<br>四、机会不均<br>小结<br><br>第三章&nbsp;乡下人的日常生活<br>第一节&nbsp;谋生之道<br>一、苦力<br>二、工人<br>三、店员、学徒、小商贩等<br>四、女工、女佣与娼妓等<br>五、城郊农民:边缘的机遇<br>第二节&nbsp;生活状况<br>一、物质生活与消费水平<br>二、里院生活与社会交往<br>三、工作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化<br>四、乡村移民的社会流动<br>小结<br><br>第四章&nbsp;政府对乡下人的改造<br>第五章&nbsp;乡下人与城市犯罪<br>第六章&nbsp;城市人与乡下人的互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