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r><br><br><br><br>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r><br><br>马克思主义是<br><br>关于无产阶级和<br><br>人类解放的科学<br>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含义<br><br>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br><br>马克思主义的创立<br><br>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br><br>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r>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r><br>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r><br>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br><br>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绪论,重点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历史必然性;第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第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本章的重点是第二和第四个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理解,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实践中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br><br>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r>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br>马克思主义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学术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和观点的理论体系。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br>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br>(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和实践基础。<br>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这个时代是资本主义在西欧有了相当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社会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现出它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越来越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br>资本主义不仅造就了大工业,也造就了工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激起了无产阶级不断的反抗和斗争。在斗争的实践中无产阶级逐渐走向成熟,由个别工厂工人的自发斗争转变为一个阶级——无产阶级的自觉斗争。无产阶级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实践条件,同时这种斗争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理论表现。<br>以上两点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根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就是这一时代精神的精华。<br>(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br>任何理论的诞生,除了必须具备产生它的土壤——社会实践条件外,还必须借助前人的思想文化成就所提供的思想资料。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最主要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优秀成果,主要有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思想,并在实践中加以改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深入研究,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入研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指导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br>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br>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投身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解放的斗争,在斗争的实践中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他们亲身投入到斗争的实践,才不断总结和创造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取人类思想史已有的优秀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br>4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br>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br>第一,列宁主义阶段。在20世纪初叶,世界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在帝国主义时代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马克思、恩格斯原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新的时代和俄国的革命实际,提出在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胜利论的突破和发展。列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在作为资本主义薄弱环节的沙皇俄国,成功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br><br>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r><br><br>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