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等等我可以再来一次:社会扎根的现象学考究
第十二章 舒茨张力:生活、行动与知识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世界:作为构成社会行动场域的常识知识世界
一、日常生活世界作为社会实在
二、主体间性共同体的生活世界
第二节 常识知识世界的社会行动
一、日常生活世界对行动的意义
二、行动是设计的过程:行动概念的说明
三、计划、决定和行动的紧密关联
四、行动与行动者共同指向社会化
五、交往行动模式
六、行动的预演:知识性的时间结构
七、行动的意义及其理解
第三节 行动在知识世界中进行
一、知识特性与功能
二、知识社会化
三、知识与行动的相互指向
第四节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方法论
二、舒茨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类型化与关联性的构想法
四、加括号方法:自然态度悬置
第五节 理论追问:舒茨张力与知识行动论
一、舒茨张力的简单说明
二、对舒茨理论的第一次追问
三、对舒茨理论的第二次追问
第十三章 不把理所当然作为理所当然:沿着舒茨道路想下去
第一节 知识建构的行动性实在:伯格和卢克曼思想解读
一、从现象学社会学到知识社会学:是视角上的转变吗
二、知识、行动与实在:循环社会建构论的主要思想
三、超范围经营:伯格和卢克曼所建构的宏观知识社会学
第二节 本土方法论:不把理所当然视作理所当然
一、加芬克尔、帕森斯与舒茨:越理越乱的师生关系
二、行动论:同舒茨与帕森斯的行动论关联
三、本土方法论无差异:如何实现不可豁免的自我反思
第六篇 哈耶克陷阱:扮演玩弄知识惨剧的角色
第十四章 知识行动规则
第一节 有知和无知的张力:哈耶克知识观的内容结构
一、哈耶克知识观的内容结构
二、哈耶克知识观形成的阶段
三、哈耶克知识观研究主题确立的意义
第二节 无知观
一、无知的意义
二、无知的理解
三、无知的内容
四、无知:主张个人自由的依据
五、应对无知的制度化策略
六、无知的主体
第三节 知识观
一、理解知识
二、知识特征
三、知识过程
四、知识类别与知识结构
第十五章 行动知识规则
第一节 行动的意义
一、哈耶克命题的转换
二、行动的构成
三、行动效益
第二节 知识与行动
一、知识的行动性来源
二、获得知识的行动性过程
三、知识与行动的结构性构成
四、知识组合:一种获得行动机会的过程
五、组织存在的知识要求
六、知识、文化与行动
第三节 行动与知识
一、行动的知识性基础
二、行动的知识结构
三、基于知识的行动自由
四、知识与行动:基本结论
第十六章 规则行动知识
第一节 秩序论
一、自发秩序
二、扩展秩序
三、行动秩序
第二节 行动规则论
一、规则概念
二、规则功能
三、规则性质:规则同秩序在性质上并不对应
四、规则结构:行为规则的层级
五、规则改进:批判
六、规则类型
七、正当行动规则
八、行动规则的选择原则
第三节 知识行动规则论
一、规则即知识化行动
二、行动即规则性知识
三、知识即行动化规则
四、核心结论:二项基本原则
第七篇 中性社会的知识形态:吉登斯理论的社会根思
第十七章 知识行动者
第一节 行动者的知识性特征:知识行动者
一、结构化理论的逻辑起点
二、行动者知识践行的因素
三、知识行动者的意义
第二节 行动者的分层模式
一、行动反思性的知识化意义
二、行动理性化的机制
三、行动者动机激发的知识机制
四、表征行动者知识的意识结构
第三节 行动者的行动结果模式
一、行动者的行动能动性
二、意图行动的意外后果
三、行动意外后果的情景
第四节 行动者是“我”吗:行动者的社会定位
一、“我”与行动者
二、行动者与身体
三、行动者的社会定位
第十八章 行动知识化
第一节 行动的知识性定义
一、行动的道德义涵
二、行动与动作
三、行动与举止
四、行动的定义
第二节 行动的知识化本质
一、能动性
二、意图性
三、合理化
四、制约性
第三节 行动类型:对互动的考察
一、互动的类型
二、互动的维度
第四节 行动的场域:日常生活领域与社会体系领域
一、日常生活领域的研究意义
二、日常生活的知识化与制度化分析
三、行动情境:行动的时空结构分析
第十九章 知识行动化
第一节 知识的行动性意义
一、知识的基本特性
二、共同(有)知识
三、常识性知识的行动性
第二节 行动的知识样式
一、知识增长方式的主张
二、行动的知识样式与知识的社会形态
第三节 行动反思性的知识基础
一、反思性的知识化定义
二、反思性的知识基础
三、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第四节 常识知识与专家知识
一、挑战哈贝马斯:日常知识与专业知识存在何种关系
二、常识知识:日常生活世界的行动结构
三、专家知识的社会化机制
第五节 双重(向)阐释:社会学知识与社会行动的紧密性构联
一、社会学知识的实践性
二、知识与行动:社会学的双重(向)阐释模式
三、双重(向)解释模式的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全三卷简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