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文献的关键词统计可以看出,在社会统计学方面,目前更多地关注统计学科发展、统计改革与教育、统计数据质量等统计实践问题。
在统计学发展方面,童光荣和卢铁庄(2010)围绕着统计学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四次重要的争论展现统计学思想方法发展的历程。
在统计学科发展方面,李金昌和徐璐(2010)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统计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充分肯定了在学科认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杨灿和董海龙(2010)围绕中国两次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探讨其中有关统计学科分类的变化、进展、问题和症结,并结合“大统计”思想在中国践行的历程,提出若干新的理论思考。
在统计学教育和教学方面,向书坚和平卫英(2010)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并提出建议。曾五一等(2010)介绍了在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成果的基本内容。韩兆洲等(2010)对统计学博士选题进行了统计分析。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成为社会统计学的一个重要议题。金勇进和陶然(2010)对中国统计数据质量理论研究与实践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王华和金勇进(2010)设计了用于评价数据质量的测评量表。卢二坡和黄炳艺(2010)用基于稳健MM估计的异常值诊断方法,对我国GDP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估。蒋萍和田成诗(2010)提出了全方位、立体性数据质量概念的建立与实施框架。胡帆(2010)借鉴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提出了统计调查数据的全面质量管理。
在社会统计学的方法方面,大部分研究基于较为成熟的统计方法,如Delphi-专家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法、面板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等。一些研究对统计方法进行了拓展,如徐华锋和方志耕(2010)针对面板数据的聚类问题的高维复杂性,利用线性投影技术将其转换为关于投影特征向量的线性聚类问题;从而实现在低维空间对高维数据样本的聚类分析。孙燕(2010)考察了含结构突变的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短期关系,考虑结构突变可能性的5种模型对197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进行了Gregory-Hansen协整检验和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苏为华和吴洪(2010)研究了Delphi-AHP构权过程中专家意见一致性的统计检验问题,提出了p阶对称均值比指标vi(jp)用于度量专家意见一致性,并建议了两种确定阈值的方法。罗幼喜和田茂再(2010)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分位回归方法及其模拟研究。李群峰(2010)整理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并对FDI对我国工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高歌和范玉波(2010)提出了分层整群抽样的Wamer模型RRT技术,并用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调查。张眯咪(2010)对我国抽样调查方法的最新进展做了总结。闵素芹和李群(2010)对基于最大似然估计(ML)和基于约束最大似然估计(REML)的经验贝叶斯方法(EB)进行了比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