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舆情观察.[4],城市形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522245
  • 作      者:
    暨南大学舆情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凯迪数据研究中心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舆情观察(第4辑):城市形象》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网络形象打造是系统工程、舆情应对如何影响城市形象、城管治下:武汉城市形象的进与退、青岛平度拆迁事件舆情分析、干部火箭提拔的“湘潭现象”、湖南“临武瓜农之死”:一个城管引发的城市形象污名化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可以笼统地将报刊所形成的舆论场称为“主流媒体舆论场”,把网友言论所形成的舆论场称为“民间舆论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在境内的报刊都受政府宣传部门的管制,所以其舆论导向也与政府一致;而网友的言论则不受事先检查,再加上价值观的多元化,所以自然就形成了另外一个“民间舆论场”。
  青岛平度拆迁事件在第一、第二阶段,主流媒体舆论场关注较多;而在第三阶段,BBS等民间舆论场关注较多。从舆论时间分布来看,报刊的舆论高峰形成日也是网络舆论的高峰;从舆论内容来看,网友的言论内容绝大部分是被媒体特别是报刊发表的文章所引导,使其言论倾向与报刊的言论倾向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以说,报刊很好地为网友进行了议程设置。所以,报刊对网络的言论的议程设置作用不可小觑。
  在官民矛盾尖锐化、群体性事件恶化升级的特殊情境里,两个舆论场之间鸿沟加深,且迅速分化成二元对立的两大阵营。政府与公众各自的话语方式、利益诉求与立场倾向存在差异,导致两个舆论场之间相互沟通、融合的交叉地带迅速缩减,甚至陷入双方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之内,而无法在一个话语平台上进行平等、理性对话的交流困境。如果政府提高自身的舆情应对能力,打通“两个舆论场”,既可以促进公共事件的妥善解决,又可以维护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3)刺激性因素不断扩大舆情传播
  公共事件所包含的刺激性信息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刺激源。一个舆论热点事件如果在其发生的过程中没有太多变动参与其中,一般它的舆情周期只有一周左右。青岛平度拆迁风波因为有多个刺激性因素,让整个事件呈现出“一波三折”的局面。
  第一阶段,8月9日至10日陈宝成因为非法拘禁“平整土地”的铲车司机被刑拘并没有引发太多的舆论关注。是报道《山东平度拆迁风波:维权还是违法?》的大量转载,引爆了第一个舆情高峰,因为公众渴望获得拆迁背后更多的细节。同样,第二个高峰的出现是由于9月8日大众网的报道《村民眼中的陈宝成》,发出了一种“新颖”的声音,刺激了媒体及公众的神经。在公众一直关注官方对陈宝成处置结果的时候,最终媒体曝出陈宝成遭受平度市公安局逮捕的消息,无疑又作为刺激性因素扩大了舆情传播。
  (4)“网络发布”与“媒体跟进”相互作用
  网络虽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进入论坛的门槛也低,但是要通过网络将某个话题的舆论推向高潮,还有一定的难度,除非事件本身的刺激性信息足够“新奇”,才能形成舆论热点。一般而言,传统媒体先通过网络了解线索信息,然后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最后被网络纷纷转载,舆论影响力便会迅速增强。
  在平度拆迁事件的第一阶段,8月11日民主中国网首发题为《“财新传媒”记者陈宝成因拆迁维权被山东平度警方刑拘》的新闻。随后的8月12日,新华社记者对平度拆迁风波事件进行深度调查,并做出报道。最后文章被新华网、网易、凤凰网、长城网等大型网站纷纷转载,迅速扩大了传播影响力。四、小结城市是由众多独立的个体构成的,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行为和言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分散存在的社会舆情。如果漠视这些舆情,或者不予以有效回应和解决,一旦这类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性质演变到一定程度,势必会转化为公开的“公众意见”,即社会舆论。到那时再去引导,将非常困难,而且会对政府和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网络舆情愈演愈烈,这对政府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考验。
  综合梳理平度拆迁风波事件中官方做出的回应,我们认为要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政府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改进。
  1、官方应放低姿态,主动公开,防患于未然。
  陈宝成维权前后持续七年,争取了一批拥护者。平度拆迁风波发生之前,也已有过多次事件扩大化的预警。此次事发前后,平度政务网刊发署名“广播电视台”的系列评论《旧城改造要敢于碰硬绝不手软》、《旧城改造大干不难》、《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无疑让平度官方陷入了和陈宝成隔空对骂的局面,从而减弱了政府的威信。如果在事件萌芽阶段,平度政府面对个体时降低姿态,主动公开细节,尽早抢夺话语权,应该会获得更多支持的声音。
  2、加强舆情监测分析和研判,公开信息,积极回应舆情关注点。
  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首先应当了解舆情的基本情况,分析和研判舆情关注点,科学决策,及时、明确、有效地回应舆情关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化解危机。
  ……
展开
目录
卷首
范以锦 城市网络形象打造是系统工程

重磅
张蕾 舆情事件与城市居民形象的认知评价
黄荟云——基于内地与香港的对比研究

焦点
王玉玮 舆情应对如何影响城市形象
周亚琼 城管治下:武汉城市形象的进与退
王雪晔 青岛平度拆迁事件舆情分析
胡江春 干部火箭提拔的“湘潭现象”
林神韵 湖南“临武瓜农之死”:一个城管引发的城市形象污名化
王玉琦 官员“雷语”下的城市形象
刘然——以江西瑞昌市“教师猥亵女童”事件为例论
冯琼 突发事件舆情与城市网络形象相关性探析——以冀中星涉东莞舆情为例

新生代·新生态
谢秀慧 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现状及思考

故事荟
张弛 狗出没,注意!
陈泽然 从李娜到里皮
魏伟森 2013年8月1日谣言模型
卓玛 一位“中国好母亲”诞生记

信息图
说文解字
陈桂琴 唐慧词典
张弛 “战胜节”里的朝鲜

分析师手记
冯澄海 光大“乌龙指”风波
张弛 让严肃新闻嗨起来

策略集
邢思悦 PX项目如何挣脱“塔西陀”魔咒
魏伟森 张太的逆袭

圆桌对谈
柯祥虎 舆情管理:主动性和建设性“双管齐下”
胡念飞

专论
邓绍根 “舆论监督”词源的历史考察
张琛平
嵇美云 当下网络舆情分析的六个维度

涉侨舆情
朱磊 涉侨群体对民生时政议题的认知与评价
齐嫒——基于2013年广州涉侨市民民意调查报告
侯东阳 华文传媒在保钓事件中的民族认同
肖晶晶

排行榜
汤景泰 20 1 3上半年广东省舆情热点事件报告
李琼杰
张晓思 2013上半年网络意见领袖报告

编后记
王列娜 数据开放,会像花儿一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