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抗日战争时期人口内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8985
  • 作      者:
    程朝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程朝云,安徽桐城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史、台湾史等。发表《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战时人口内迁与重庆》、《战后台湾农会的制度改革(1950-1954)》等论文,著有《台湾史话》、《台湾史稿》(合著)。
展开
内容介绍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内迁问题,虽已有成果面世,但大多偏重于战时人口内迁的某一个方面,或者限于某一特定区域,整体研究成果较少,一些基本概念也还有值得商榷之处。《抗日战争时期人口内迁研究》希望在人口迁移史与抗战史的双重框架下,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利用档案、报刊以及亲历者回忆等资料,对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进行整体研究,对战时人口内迁的一些基本概念再做细致梳理。在宏观展现这场人口内迁运动的同时,力求使“人口”这一概念立足于鲜活的“人”,使抗战中生命个体的真实感受得以展现,如此我们将更能了解战时人口内迁对于抗战的意义,了解中国人民为争取抗战胜利所做的艰难而不屈的努力。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国民政府西迁
  上海沦陷后不久,在日军即将兵临南京城下的紧急情势下,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迁都重庆宣言,此后国民政府各机关陆续踏上西迁之旅。政府机关西迁,虽是一种无奈之举,但它显然适应持久抗战的需要。这一举措无疑也是向全体民众表明了政府对于抗战的基本态度,使人们对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清醒的认识,许多人因而放弃幻想,追随政府西迁。国府西迁既是抗战时期人口内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对战时人口迁移的路线、方向以及总体进程等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在了解国府西迁的情况之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国民政府”的含义。“国民政府”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及国民政府的附属机关(如文官处、参军处等);广义的是指行使治权的中央政府全部,包括狭义的国民政府及五院”①。本文所说“国民政府”,如无特别说明,主要采用广义的概念,也就是指当时中央政府的所有部门。
  国民政府所以迁都重庆,这在战前就有一定的考虑,战前国民政府的经营西南也为战时的国府西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1932年日军于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后不久,国民政府就有迁都洛阳之举。鉴于东南沿海地区极易受攻击的状况,国民政府还曾试图将西北地区作为中国对外战争时期的根据地。但迁都西北有欠妥之处,首先,西北地区经济落后,不具备作为战时首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其次,西北地区与华北为邻,且无地形上的天然屏障,一旦华北不守,就很容易受到攻击,而长期以来华北就处于日本的觊觎之下,这就使西北地区在国防上没有任何优势。再次,西北与苏联接壤,当时国民政府尚未与苏联建交,国民政府不能不有所防范,西北的新疆在盛世才的统治之下,国民政府尚未真正控制新疆,也降低了国民政府迁都西北的安全性。①凡此种种,要将西北地区作为战时首都并不合适。为了找到一个较之西北更安全、更富庶的对外作战根据地,蒋介石及其幕僚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考察、研究及比较。1935年3月,蒋介石以追剿红军为名,率领中央军进入四川,从而发现了四川的战略价值。在对西南和四川做了实地考察之后,他认为四川“不仅是我们革命的一个重要地方,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立国的根据地,无论从哪方面讲,条件都很完备;人口之众多,土地之广大,物产之丰富,文化之普及,可说为各省之冠”,处处都是得天独厚,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根据地。②从此,国民政府着力统一川政,以刘湘为四川省主席,结束了自民初以来四川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把四川纳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又通过整理财政、统一币制、稳定金融、救漭工商、兴修水利、赶筑公路等措施,使四川经济有所发展,交通状况大大改善。在经营四川的过程中,国民政府尤其注重建设重庆,使重庆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即“从一个地方军阀盘踞的川东重镇,一跃而成为国民政府统治四川和西南的政治、军事中心”③。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人口内迁的背景
一 战争改变中国人口布局
二 战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移

第二章 战时内迁人口的构成与规模
一 战时内迁人口的构成
二 战时人口内迁的规模
三 战时人口内迁的分期

第三章 背井离乡——战时人口内迁之路
一 抗战初期的人口内迁
二 抗战中期的人口内迁
三 豫湘桂战役与抗战后期的人口内迁

第四章 内迁人口在后方的分布
一 在西南后方的分布
二 在西北后方的分布
三 闽赣等其他地区

第五章 战时内迁人口在后方的就业与生活
一 中上层内迁人口的就业问题
二 国民政府的生产救济措施与底层内迁人口就业问题
三 内迁人口在后方的艰辛生活:以重庆为例

第六章 战时人口内迁运动评价
一 战时人口内迁对抗战的贡献
二 战时人口内迁对迁入地的影响
三 战时内迁人口的个体生命体验

附录 奔赴陕甘宁边区的知识分子
一 中国共产党的吸收知识分子政策
二 知识分子奔赴边区的思想根源
三 边区知识分子的构成
四 边区的知识分子教育
五 边区知识分子的流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