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远,1943年生于重庆。写过诗,研究过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明远先生一直尝试从两大角度探讨现代文化人的发展史:一是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一是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从而拓展了对文化名人的传记、纪实研究。本书和他的另两部著作《陈明远文集二鲁迅时代何以为生》《陈明远文集三知识分子的个性分析》,就是以上两种研究视角的卓著成果。
陈明远先生的其他作品
文——1980年《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1982年《语言学和现代科学》,1984年《北京的生活》(英文),1986年《在中国旅行》(英文),1996年《假如鲁迅活着》,2008年《历史的见证》,2009年《温饱及小康》,2011年《质疑四大文明古国》。
诗——1985年《地下诗草》,1988年《劫后诗存》,1990年《溯游而上》,1992年《无价的爱情》,2010年《飞天·花环·圆光》,此外还有30首诗作载入《七家诗选》。
展开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留学生的留学费用》
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民国初年(1911—1919)这一时期1银圆的购买力大约折合1995年人民币50元,合2009年人民币100元。林纾十几年间的翻译小说稿酬高达20万银圆以上,合1995年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
——《20世纪上半叶的稿酬版税》
以1926—1927年为例,那时底片4.5分钱1尺,副片2分钱1尺,洗一套拷贝约300银圆。编导演员酬劳均低,女主角日工资4~7圆,或月支200圆,男演员工资更少,配角和临时演员大多义务参加。所以拍一部片子仅需4000圆。
——《戏剧、电影业的兴起及从业人员的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