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原道.第二十二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70867
  • 作      者:
    陈明,朱汉民主编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原道》主编, “原道文丛”主编,“原道”网站站长。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浮生论学》(与李泽厚合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原道(第22辑)》以“政治儒学”为主题,汇集了目前一批学界前沿学者对此主题的思考。谢文郁指出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色在于仁政,而仁政的核心就是责任政治,为此儒家对次级官员的任命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科举制,但儒家在对最高政治领袖之产生问题上未能提供全备的解决方案。

展开
精彩书摘
  二、修身养性和精英培养
  我们进一步分析这种以亲情为基础的政治。
  《中庸》有一段这样的话: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这段话所关心的问题是:作为社会治理中的人以何为立身之本?这里没有涉及如何确立最高级权柄的问题,而是谈论一位占据某种政治地位的官员的立身之本问题。我们读到,对于任何一位官员来说,他都必须得到从上级而来的授权。上级还有上级。无论如何,没有授权就缺乏合法性。’一个人如何才能得到上级的信任并授权呢?他必须得到周围朋友们的信任。如果朋友都信不过他,他的上级是不可能信任他的。要取得朋友们的信任,他必须拥有亲情。缺乏孝悌一一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兄长的人不可能得到朋友们的信任。进一步,任何有孝悌之心的人都是真实地对待自己的人,即“诚乎身”。一个人直接面对自己时,就会对自己在血缘上源于父母,充满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对这一点有直接的认识,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有孝悌之心。最后,人在真实地面对自己时,就能顺从自己的本性倾向。归根到底,人必须从诚(真实地面对自己)出发。
  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深入分析和讨论。首先,我们需要注意这里的情感因素。上级的信任和授权对于一个下级官员来说是关键所在。上级信任下级的前提是这个下级官员在朋友间有好口碑。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得到朋友信任的人都可以得到上级的信任和授权。上级授权还要考虑很多其他条件。朋友信任是上级授权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同样,孝悌只不过是朋友信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朋友信任还包含一系列其他条件,如关心他人并能够保护他人利益等等。并不是说,只要有孝悌之心,就可以得到朋友信任,从而可以得到上级的授权。换句话说,这里所涉及的关系,如上级授权与朋友信任,朋友信任与孝悌之心,孝悌之心与诚乎自身等,不是一种逻辑关系,而是一种情感关系。
  我们进一步分析这里的情感关系。有了孝悌这种情感,才可能进一步培养朋友之间的信任情感。设想一个人轻待甚至抛弃自己的父母;在朋友眼中,一旦需要,他同样会出卖朋友。这种人是不能信任的。因此,人是在孝悌之心中培养朋友间的信任情感的。同样,在朋友之间有了信任情感,人才能进一步培养对上级的信任和尊敬情感,深入体会上级的心意,完成上级交代的指令。这些晶格都是在信任情感基础上培养出来的。这种从情感培养的角度出发来谈论政治关系,便是儒家的仁政。
  其次,我们还需要注意这里关于善的理解。我们知道,在先秦思想界的文本中,如荀子的《性恶论》,“利”被界定为“善”的反面。苟子在论证人性本恶时,便是从人的自私自利、贪欲等方面出发的。他从“生之谓性”出发,论证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这里的“好利”、“好色”等都属于“利”的范畴。
  ……
展开
目录

儒家政治哲学研究
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平等与不平等观念 李晨阳
儒家仁政和责任政治 谢文郁
朱陆之争:宋儒经典解释取向的政治蕴涵 任剑涛


走向儒教贤能政治:在现代西方政治陷入困境之际 范瑞平
中国儒教重建的渐进路线——明确儒教法律地位的建言 陈杰思
“限政”视域下的“仁政”  邓林
黄宗羲法政思想研究之“民主”范式述评 时 亮
重建中华文化价值的主体性——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途 王晓波
思想与学术
元理学的“内圣外王”之道 孙建平
《论语》夷狄之有君章疏论 秦际明
王船山的太和观念 鲁鹏一
文明博弈与全球性“辨异自识”和“文化自觉”——亨廷顿“文明冲突”说辨 李清良、夏亚平
读书与评论
关于自由问题的通信 赵广明、赵法生、傅永军等
作为方法的“生命本原”论和生命体验美学——读陈伯海《回归生命本原》、《生命体验与审美超越》 刘涵之
追求道与学的合一——读朱汉民教授《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 殷慧
奥古斯丁论婚姻圣事——兼谈基督教对罗马婚姻家庭传统的改变 孙 帅
东方有大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之光 张宏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