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78897
  • 作      者:
    龚育之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国科大文丛”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策划和编辑的一套关于科学、人文与社会的丛书。
  丛书的作者,有已蜚声学界的前辈学者,有正在前沿探索的学术中坚,也有崭露头角的后起新锐。丛书收录的文章,有的对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有的对学术发展和知识传承起过积极作用,有的是对某个学术问题或社会问题的一孔之见。这些学术成果对于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传承学术、培养人才、传播理念、引领社会,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龚育之(1929-2007),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干事,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研究员、副组长,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党校教授、副校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长。
展开
内容介绍
  《国科大文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下)》收编了龚育之教授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科学、哲学与社会、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科学与人文以及关于毛泽东论科学技术和邓小平论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反映了龚育之教授在科学与人文、自然辩证法领域的等领域的主要学术思想,具有极高的学术和理论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1960年8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全国自然辩证法座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自然辩证法学术会议,参加的有130多人,哲学研究所所长潘梓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李昌和于光远主持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共70多篇,最有特色并引入注意的是讨论生产过程和技术发展辩证法的论文。1960年11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交这次座谈会的题为“从设计积木式机床论机床内部矛盾的规律”的论文。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红旗》第24期转载了这篇文章。毛泽东还以《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给哈尔滨工业大学写信,建议他们再写一篇较长的文章,详细地解释他们的论点,对车、铣、磨、刨、钻各类机床的特点,也希望分别加以分析。后来,经哈工大机床及自动化专业教师讨论,由侯镇冰、郦明、关士续、陆纪培执笔的《再谈机床内部矛盾运动规律和机床的“积木化”问题》,在《红旗》1961年第9、10期合刊上发表。《红旗》编辑部为这篇文章所加的按语指出:如果每一个大学的专业,每一个科学研究机关,每一个生产单位,都能用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具体矛盾的方法,抓住他们自己业务中的一个特殊性的矛盾,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那就可以预期,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将获得愈来愈多的成果,将出现更加繁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不久,《红旗》第24期又综合介绍了讨论这个问题的不同意见。1961年11月,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10周年年会上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辩。会后,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机床发展规律专题讨论文集》。
  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庆油田建设的胜利,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大庆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油田工人、干部和科技人员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1964年3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了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学习和运用哲学的座谈会,哈尔滨、上海、北京,以及石油部和国家科委的同志发言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和工作部署。于光远在总结中提出:“根据我国的实践,我们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和工人、农民、科学技术人员、科学技术的组织工作者的广大联盟。
  ……
展开
目录
丛书弁言
代序一 走过来的路
代序二 作者的话
编者前言

第四部 自然辩证法
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和科学分类问题
开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工作
凯德洛夫著《论(自然辩证法)》一书简评
哲学对自然科学工作者究竟有什么影响
关于自然科学的学术争论
基本学术资料的建设工作
谈物质的无限可分性
建议开辟“文摘”栏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为纪念恩格斯诞生160周年而作
自然辩证法工作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多层次地安排工作
自然辩证法:历史来源,建立过程,传播发展,主要内容
访问美国和奥地利观感
中国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学研究的倡导者——于光远
哲学学习和自然辩证法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结合
不完全是题外的话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
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从邓小平“南方谈话”谈自然辩证法工作
毛泽东与自然科学
从一部书读一部史——读于光远《-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
《历史的足迹——苏联自然科学领域哲学争论的历史资料》一书前言

第五部 科学与人文
从交叉科学看教育改革
科学是推动物质文明的巨大力量也是推动精神文明的巨大力量
政治民主是学术民主的前提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化的基础
文化要着眼于建设
科学·文化·杜亚泉现象
纪念胡耀邦同志发扬五四精神
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
《世界科技思想论库》序
悼念钱三强同志
把提倡科学精神贯穿科协工作
……
附录 《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上)》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