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商颂?长发》又说:
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这里的“商”是一个国族号。王国维《观堂集林?说商》一文曾说“商之国号,本于地名”,这个说法学界多数是同意的。但对于商人来说,“商”在相当多的场合,代表的是其所居的国土。诗中说的“宅殷土芒芒”中的“殷土”,指的就是商土。之所以称为“殷土”,是因为商代晚期国都于安阳殷墟,这样在后人的称呼中,商土又称为殷土,商与殷可以互换相称。由于商人的势力有消有长,其领土也有大有小。作为最早的发祥之地,范围自然不会太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说“商之国号,本于地名”,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商族之发祥是和称为“商”的地方联系在一起的。只是由于商族的经常迁徙,这最早的商地,究竟是如郑玄《书?汤誓》注和《括地志》编者所说的在陕西商洛?还是如王国维所说的在河南商丘?抑或如《史记?郑世家》集解所引贾逵说的“商丘在漳南”?或者是如葛毅卿、杨树达、丁山等人所说的在冀南漳水流域?②这些都尚需作进一步辨析。这三说中,第一说可称为“上洛说”,第二说可称为“宋国说”,第三说可称为“漳水说”。笔者以为作为上述三说的取舍标准,最早的“商”应该和商族的始祖契的居地是一致的,《史记?殷本纪》即说契“封于商”。《荀子?成相篇》言“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契所封的商地,也称为“蕃”或“番”。如《世本》说“契居蕃”。《水经?渭水注》引《世本》作“蕃”,而《通鉴地理志通释》引《世本》则作“番”。可见“蕃”或作“番”,二字通用。尽管随着商族的迁徙,名号为“商”地域也在不断地出现,亦即对于商人来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商地,但与契联系的当然是最早的商地,这个商地也叫“番”或“蕃”,所以最早“商”和“蕃”是一地二名。
那么,契所居番的方位有无线索可寻?丁山曾疑惑契所居蕃“是亳字音伪”,并说“博、薄、蒲、番、蕃五个字,汉初写法,尚无刻定之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