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情满青山绿水:一个水电建设者的人生足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47897
  • 作      者:
    徐运汉著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情满青山绿水(一个水电建设者的人生足迹)》用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作者学习以及从事水电事业的人生足迹,内容翔实,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从中,读者能更多地读到了他求真务实、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的高尚品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献身水利、无怨无悔的美好情操。
展开
内容介绍
    徐运汉同志是一位历经数次鏖战而越战越勇的水利人。他先后参与云南绿水河水电站、云南喷水洞电厂、珠江黄泥河鲁布革水电站、阿尔及利亚贝坝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工程的建设。在30多年的水电生涯中,徐运汉同志始终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刻苦钻研、无私奉献,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融入祖国伟大的水利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作风。特别是在小浪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他作为一名专家、领导,处处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奋力拼搏,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取得了一个个战绩,为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情满青山绿水(一个水电建设者的人生足迹)》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用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作者学习以及从事水电事业的人生足迹,内容翔实,语言朴素,情感真挚。
展开
精彩书摘
    “你们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华东水利学院坐落在南京市的西郊(现在市区扩大,已把它包在市内了),南靠清凉山,西临秦淮河,东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为邻。学校风景优美,环境宁静,是读书育人的好地方。
    初到学校,各方面都觉得陌生,尤其像我这样从山村里出来的学生,身上还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常常因清瘦的身材、黝黑的脸庞、农家的粗布衣服,有时甚至光着脚上街而引人侧目。在高年级学长的热心帮助下,我很快熟悉了环境,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了。
    新生到校、新学期开始,都要举行开学典礼。我们的开学典礼是分系举行的。河川系的系主任顾兆勋教授是一位留学归来的水利专家,他在会上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是真正百里挑一的青年啊,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呀!”顾主任告诉我们,全国像我们这样的同龄人大约有1500万,今年只招15万大学生,这不是“真正的百里挑一”吗?教授的话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鞭策;当大学生是荣誉,也是一种责任。40多年了,教授在典礼大会上的讲话大部分已逐步淡出了自己的记忆,唯有这“百里挑一”的警旬尚言犹在耳。它激励我去奋斗,去做一个“真正百里挑一”的人。
    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相比有很大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室,根据课程和班级的组合由教务处安排教室,学生像赶集一样在教学区走来走去;上大课时一二百学生坐在梯形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像听报告一样;自习时同学们或在教室、或在图书馆、或在宿舍,没有固定的地方,也不用老师监督。
    大学的生活是艰苦的,又是幸福的。就物质生活而言,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还没有走出三年“苦日子”的阴影,物质严重匮乏。南京的大学生每月定量粮食16公斤,肉8两,伙食费10元,这对于青年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像我这样来自贫困农村的学生来说,经济上更显困难。上大学5年多家里再没有给我寄过钱,我连热水瓶都没有买过,我给同室的同学打水,大家共着用。三年半我没有回过家,学生证上火车购票优惠栏里一直保持空白记录!后来还是“文化大革命”“大串联”,学生坐车不要钱,我才回了一次家。这些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有点不可思议,而对我来说是人生意志的磨炼。
    我觉得大学的生活也是愉快的。那时经济困难是社会性的,而国家对大学生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对困难学生实行学费全免、伙食费全包,每月还给两元的零用钱。过冬有困难,学校发棉衣,虽不时髦,可御冬寒。记得我们班上80%的同学可以拿到助学金,其中一半多是全额助学金。如果生了病,学生也可免费医疗,提前享受“国家干部”的待遇。这样,只要你考上大学,不管你家庭经济上多么困难,上学总是没问题的。
    大学生伙食差、营养不良、体质较差的问题引起党中央的重视,毛主席亲自批文给大学生增加伙食标准,每月加到13元。1964年国家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副食品供应有所改善,我们几乎每天可以吃到肉了。那时学生吃集体伙食,10人一桌,饭菜打来分着吃,“贫”“富”一样,有点“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样子。到了夏天女生们还不想多吃肉,男生们当然来者不拒、多多益善了。
    那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大学生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你只要表示“服从分配”就行。工资标准全国差不多,你也用不着想那么多。
    现今,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比以前强多了。但是许多来自校园的报道却使人感慨良多。有人考上了大学,却因筹集不到学费而遗憾;有人每天不离鸡鸭鱼肉,有人只能靠酸腌菜度日;有人为再跳“龙门”而雀跃,有人却为找不到工作而沮丧!看来校园社会里不和谐的音符还是蛮高的。
    我们的学习是紧张的,每周6天上课,只有星期天下午才会放松一下,搞搞卫生。基础课理论深奥,颇费脑力;专业课计算繁复,须谨慎小心。同学们学习劲头十足,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那时的计算工具只有算盘、计算尺和数学用表,哪有现在用电脑、计算器快捷!我们就是依靠这“小米加步枪”完成了复杂计算的。
    做试验、做课程设计、实习等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学们都以浓厚的兴趣参加这些活动。在实验室里三五个同学一组,有的操作,有的记录计算,有时还要对照讨论。学完测量学我们还为邻校南京师范学院测了一张校园图,半个月下来个个脸晒黑了,但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大家高兴极了。1965年9月,我们来到当时全国最有名的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工地参观实习,亲身参加施工劳动,同学们都被那宏伟的工程和热烈的施工场面所吸引。“将来我们也要建设这样的大电站!”同学们憧憬着未来。巧合的是,20年后我又来到黄河岸边,就在三门峡的下游参加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在我们班上我似乎比别的同学更忙一些。一方面,入学之初我有点不习惯,想念父母,学习有点吃力;另一方面,我被指定为班团支部书记,要安排支部活动,组织班上的政治学习。我还是院基千民兵成员,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政治气氛中经常进行军事训练。诸多的社会活动还是会影响学习的,我就抓紧时间学,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第一学期后就慢慢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学习成绩也基本保持在了班上中上水平。我是班上唯一寒暑假都不回家的学生,辅导员王连标就安排我参加一些假期活动。1964年暑假,我参加江苏省高招辅助工作,登录、校核考生分数;1965年暑假,我参加南京军事工程学院夏令营活动,学习军事工程技术。参加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也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正当我们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奋勇攀登的时候,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浩劫!学校停课,工厂近乎停产,刚刚好转一点的国民经济叉到了崩溃的边缘!身为大学生,望着整洁明亮的教室却不能上课,走进宽敞的图书馆却借不到书、也不能坐下来看书,看着实验室却不能做试验!我们就这样在学校里闹了两年半“大革命”,白白失去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本来是“百里挑一”的青年,转眼变成了社会的“处理品”,成了需要接受“再教育”的“臭知识分子”!人生中还有比这更令人痛心疾首的吗?
    “文化大革命”初期我也做了一件对不起我们班上几位同学的错事,也许它就是我这一辈子做的唯一一件对不起人的事。“文革”初期我们正在农村搞“社教”,同学们纷纷要求回校“闹革命”。回校后不久,辅导员老师说“工宣队”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情况,要团支部写汇报。那时我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组织瘫痪了,这样的任务也没法和支委们商量,只能我自己来完成。我写了运动开始以来同学们的思想情况,说有几个人要“踢开党委闹革命”,有“资产阶级野心”,是“两面派”,等等。我把“汇报材料”交给了辅导员,不久同学们又把这份材料“抄”了出来,成了所谓的“黑材料”。事实证明,我对这些同学的评价是错误的,我很后悔!不过这件事也成了我以后人生道路的警示牌,使我认识到做人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以自己的偏见来评价别人。不过有时我也觉得有点委屈: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又不是我自己找着千的。我个人的看法错归错,可为什么把“材料”又给了“造反派”呢?这不是挑动学生整学生吗?咳,管它呢!于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不再关心政治上的事,只是埋头干自己的工作,钻研生产技术。人生的挫折往往也是一种财富,我相信这一点。
    不能上课的“逍遥”日子是十分难过的。幸好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正到了关键时期,需要大批劳动力,省“革委会”就决定让大学生去劳动。我们被分配到大桥混凝土大梁预制场做辅助工作,拔出预埋的胶皮管,穿进钢绞线。工人们经过张拉、注浆以后,一根根几十吨重的大梁就制作出来了。一个多月的劳动,同学们的双手磨出了茧子,但我们用一天天的汗水、用气贯长虹的劳动号子声冲散了积郁在心中的闷气,为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出了力。几十年后同学们相聚时拿出在大桥工地劳动的照片来,心里是多么的自豪啊!
    熬过那段令人窒息的岁月,1968年12月,我们终于等来了分配通知。可是给我们毕业告别的不是院系领导,不是教授老师,而是“军宣队”的军官们。作为最后一堂“政治教育课”,一位师级军官给我们传达了所谓批判“二月逆流”的文件。令人费解的是,那位军官竟把为共和国的创立立下卓著功勋的几位元帅、将军说得一无是处!听完“报告”下来,同学们对那位“长官”的讲话无不嗤之以鼻!当然同学们心里明白,那位军官的胡言乱语决不是他个人的观点,而是当时党内政治斗争的反映。
    告别母校的时刻到了。拿着沉甸甸的“毕业证书”,遥望风景秀丽的古都南京,我和一帮同学踏上了远去云南的列车。
    P40-45
展开
目录
古镇的灯光
新宁建起了水电站
幼苗茁壮
中学里的磨炼
·有点残酷的反“右派”运动
·近乎疯狂的“大跃进”
·学校里的“大革命”
求学之路
·“你们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青山绿水总关情
建在国境线边的水电站
建在山洞里的火电厂
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风景这边独好
可爱的工段长
“洋机器”真厉害
我想再读点书
鲁布革冲击
我在大成公司当工长
山花红烂漫,硕果压枝头
小故事几则
·“坑夫”引起的风波
·日本人忐忑不安地来到鲁布革
·冰雪压青松,几家欢乐几家愁
·泽田给我上了一堂“政治课”
·女人进洞不吉利
·我和松田拍电视剧
地中海边立新功
小浪底的召唤
·前期工程的日日夜夜
·抓前期工程建设,迎接主体开工
·参与招标工作,选择优秀承包商
·决战导流洞,全力保截流
边学边干,移民工作创佳绩
·温孟滩放淤改土及河道整治工程
·后河水库及灌区工程
·中条山引水迁建工程
·南村黄河大桥工程
·水淹矿井之后
·一张土地使用证
·紧急行动
劫后余生
山水情深
相聚感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