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难忘紫金山天文台岁月
一、初上紫金山
二、上海编杂志
三、考进天文台
四、相关文章
古台蒙难百年祭
忆大众天文社
王天一——中国科普期刊事业的先驱者
创建北京天文馆
一、在宁筹备
二、来京建馆
三、天文科普
四、相关文章
用行动来纪念高鲁先生(李杭)
回忆与竺老的相识——写在《竺可桢全集》出版之时
我国首部宪法与北京天文馆
通向宇宙的窗口——纪念天文馆诞生60年
来到科普所
一、调入科普所
二、介绍和引进《牛顿》杂志
三、倡导太空美术
四、相关文章
学习外国科普书刊的好经验,为繁荣我国科普创作而努力
宇宙的桥梁——怀念太空美术大师C.邦艾斯泰
从看星开始(的事业)
一、对星图的迷恋
二、举办展览与引进书刊
三、撰写书评
四、国外科普考察
五、送“嫦娥”远航
六、大日食涌动大科普
七、领袖与科普
八、6741号小行星从天而降
九、相关文章
毛主席来到紫金山——我的珍贵回忆之一
周总理看星——我的珍贵回忆之二
少奇同志关怀天文馆——我的珍贵回忆之三
中南海里谈科普
中华儿女名挂太空
高士其照亮了“高士其星”
廖庆齐——香港太空馆创始人
日全食: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
大日食涌动大科普
传播知识的古堡——纪念史密松学会150周年
回忆先师与故友
一、张钰哲
二、陈遵妫
三、李珩
四、蔡章献
五、藤井旭
六、卞德培
七、沈左尧
八、岩崎贺都彰
九、相关文章
张钰哲——中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引路人
蔡章献——台湾天文事业的先锋
沈左尧与科普美术
作品精选
中国的科学普及工作
奇妙的宇宙旅行——记北京天文馆人造星空的表演
它使星光洒满人间——纪念天象仪诞生60年
中国天文馆事业的回顾和展望
迎接新的《地理知识》——办好现代化科普期刊的启示
漫谈外国科普美术和资料
通向世界的窗口——美国《全国地理》杂志评介
60年来关于发现“新行星木王星”的论战
太空美术与科学普及
日本科普事业概况
结语: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编后记
内容摘要
从少年时代起,李元先生就被浩瀚无边的夜空所吸引。高中毕业后,李元先生即进入紫金山天文台,从事与天文相关的工作。李元先生说,紫金山就是他的大学,这里是他之后的锻炼、成长和发展的序曲;北京天文馆是他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创新的主旋律;而中国科普研究所是他开阔眼界、不断探索、收获成果的高潮。他说,他感觉自己是很幸福的人,因为他所干的事是社会所需要的,是他感兴趣的,他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