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谁创造了《小蝌蚪找妈妈》:特伟和中国动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93171
  • 作      者:
    张松林,贡建英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松林,国家一级编剧、导演、教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副厂长。20世纪60年代初曾在上海电影专科学校首次创办大学专科的动画教育。曾任吉林动画学院院长。中国动画学会创办人之一,现为名誉会长。主要作品有:《没头脑和不高兴》、《半夜鸡叫》、《奇异的蒙古马》、《小八路》、《西游记》、《三毛流浪记》等。上述作品分别在国内外获奖。曾担任金鸡奖、金鹰奖和国际动画节等评委。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电影艺术词典》以及《中国动画80年作品集》等辞书的撰稿和编辑工作。
  贡建英,国家二级文学编辑。现任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文化部扶持动漫产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历任《孙悟空》画刊编辑、副主编,《卡通王》杂志副主编,上海卡通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策划部主任等职。编剧、编辑了剧本《小兔淘淘》(动画片)、《怪老头》(木偶片)、《小鹅的红房子》(木偶片)等等;并担任了系列动画片《小和尚》、《隋唐英雄传》、百集系列动画片《中华美德》、《大耳朵图图》、《超级球迷》、《水浒英雄秀》、影院动画片《勇士》、《宝莲灯》策划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特伟是我国著名漫画艺术家、美术片导演,也是迄今唯一获得世界动画协会(ASIFA)所授“艺术成就奖”的中国人。他打破历来动画片“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把水墨化的技法与风格引入动画电影,打造了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则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先河,用脸谱化的造型、揉入京剧舞台元素。之后的《牧笛》、《山水情》,再起水墨风云,笛扬九州,举世瞩目。
  本书既是特伟个人的历史书写,也全方位地再现了中国动漫的远年辉煌,书写了上世纪中国动画电影荡气回肠的历史发展之路。
  书后超值附赠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策划的特伟专题片,包含中国水墨动画片代表作——《山水情》(DVD光盘)。
展开
精彩书摘
  “小广东"盛松上海出世
  特伟1915年8月22日(农历7月12日)出生在上海的一家富庶人家,父亲盛文申在律师事务所做翻译,收入颇丰。他喜得贵子,为襁褓中的儿子起名叫盛松,因为别的树以旁出虬干为美,松树却以正直、朴素、坚强为美。父亲希望日后他像松树那般,不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笔直地生长着。
  盛松的母亲毕业于上海的一个教会学校,受过严谨的教育,因此盛松及先后出生的兄弟姐妹九个,从小都受到较好的熏陶。盛妈妈在家里很会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因此,孩子们也都有些幽默的天性。
  “哎呀,你这个小孩呀!人未进来,先看到一对八字脚,难看煞了!你又不是卓别林!”
  盛松常常会在母亲和兄弟姐妹面前扮演各类电影里的角色,逗得全家捧腹大笑。
  父亲盛文申长年在外,很少回家。少年时的盛松看到父亲时总有些胆怯,很少跟他说话。
  盛松还在幼年之时,从大人们口中知道自己祖籍是广东香山县南大涌人。盛松还听说,祖父盛世丰曾是很有名的商人,为做生意辗转带着全家迁居十里洋场——上海。
  虽客居异乡多年,盛松家里仍保持着很多广东习俗,如烧菜时少了上海人家那般浓油赤酱,而是保持着菜肴本身清淡鲜美的原汁原味。父亲操着一口浓郁嘣脆的广东话,在上海出生长大的盛家兄妹都能讲几句家乡话,特别是伶牙俐齿的盛松,能操一口流利的粤语,深得长辈的喜欢。晚年的盛松,只要遇到广东人,他必用家乡话与之交流。
  特伟(盛松)晚年时特别思念故乡。1990年,他在侄女盛野的陪同下,前往南溪村寻根。他们一起走访了许多村里的老人,老人们都还记得当年的盛家祠堂,可惜祠堂在抗战时期被焚毁,曾摆在盛家祠堂门口的那两个石狮子,现如今也被搬到了南溪村村口牌坊的两边了。
  中山古称香山,因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故乡而闻名遐迩,后易名。有人说:一百多年前,香山是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这块宝地上曾经涌现了文化名人苏曼殊、郑君里、古元、阮玲玉、吕文成、萧友梅……尤其有意思的是,这里的漫画家特别多,方成、黄苗子、梁白波、特伟、方唐……都是“中山之子”。真可谓群星璀璨,光彩夺目,他们的光辉不仅照亮了香山的天空,而且照亮了整个中国的天空。
  盛松的故乡——南溪乡,原位于中山市(现属珠海市)。长期以来,“南溪”和“南大涌”两名并用,皆因村南面有一条溪(涌)而得名。南溪村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大概可追溯到800年以前的宋代。南溪村民都是汉族人,宋代开始,从中原地区陆续迁居广东,扩展至南溪安家落户。南溪村民的姓氏很多,20世纪30年代末,南溪人口约600人,竞有50多个姓氏。有些家族在南溪历史中,曾有过重要的地位,盛氏家族就是其中一支。
  盛氏家族曾是南溪名门望族,有盛家祠堂、盛家大屋,甚至还有贞节牌坊。现立于南溪公园的《香山县示》碑记中记载,联名上书香山县衙,要求惩治滥伐松林的五位乡绅,题有盛鸿焘的名字。
  据北京图书馆藏有的《南溪盛氏家谱》记载,盛氏始祖盛德华(华原公),元末从军至明初,助明太祖打天下有功,后分配驻守边疆,成为香山军籍。在石岐拱辰街建有祖祠。五世盛绍勋于光绪二年(1876年)后,迁到南溪,直至抗战胜利前(1945年),全族先后离开了南溪。(见附录一:盛氏家谱排序表)
  盛松的爷爷盛世丰(1824—1895),号恒山。盛世丰年少时随兄盛世清经商。当时正逢英国上流社会时兴喝“中国茶”的异国情调。伦敦街头的咖啡馆出售咖啡、巧克力、土耳其饮料(可可)和中国茶。到1700年,这类咖啡馆在伦敦已有近500家,而几乎每家都卖茶。这种来自遥远地球的那一边、又苦又涩的树叶,突然就变成了不列颠岛时髦的饮料。越来越多的人喝茶只是为了追逐时髦,喝茶一时问成了一种令人羡慕的高贵异国情调。于是,英国商人因贩茶往返于福州,而谙熟英语的盛世丰一举登上了茶叶经纪人的宝座,从此发迹。
  盛世丰渐渐富裕起来。他虽志向远大,却也时刻惦记着远在老家的父母。他与其兄商量,出资十万金钱,交代哥哥回老家赡养父母大人,颐养天年。
  不久,盛世丰在汉口经营茶业,获利丰厚,名噪一时。继以从事洋务,任英商宝须顺行买办,出任上海汉口鸿遇顺茶栈东主。盛世丰为人仗义疏财,乐善好施,资助生意失败的朋友。盛世丰自己虽童年失学,但壮年亲近儒士,故亦略知书史大义。其弟盛世廉、盛世昌、盛达贤受盛世丰的影响,一起从军,后来都立了军功,任千总、都守等多种职务。其弟盛世昌在咸丰十年,江南大营失陷时殉难。盛世丰发迹后,在南溪置田、买屋、建祠及修墓,供子侄读书考试。盛世丰特别重视对子侄的教育和培养,同治初年(1862年),盛世丰家人迁居广州,就是为了请名师教导子侄读书。他还时常捐助勤学用功的小童,人称为“小孟尝”。
  最爱文艺和体育
  抑或是祖辈的传统,盛家十分重视对孩子的读书教育。
  盛松的启蒙教育是在市北小学度过的。童年时的家境还算不错,他和所有的普通男孩子一样,提起体育,几乎没有他不喜欢的:足球、赛跑、跳高、游泳……样样在行。他甚至还和哥哥一起在“精武体育馆”学过几套拳术呢。读书时的盛松学习成绩平平,他自嘲说:“能及格就可以了。”
  对于文艺,他从小就十分痴迷!自幼喜爱看连环画;在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到小书摊上去看连环画。开始是喜欢看,后来还学着涂鸦起来:临摹《三国志》、《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不久就画得惟妙惟肖了。
  他的嗓子不错,也喜欢哼唱些民歌、戏曲中的段子。在学校时成绩最好的就数“唱歌”了,每逢考试准得最高分——“甲”。
展开
目录
自序张松林
引子
第一章 少年之梦
“小广东”盛松上海出世
最爱文艺和体育
老城隍庙偷学艺
上海漫画界的新秀——盛公木
家里来了大侄子——盛家伦
借用“特伟”竟成一生笔名

第二章 大海扬帆
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在沪开幕
成立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
出版《救亡漫画》
参加“抗日漫画宣传队”
在汉口的日子里
创办“《救亡漫画》的第二个生命”——《抗战漫画》
向日本国土投掷“传单炸弹”
与夏衍结下了忘年之交
重归漫宣队
接任队长的日子
《抗战漫画》的复刊
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
在香港避难的日子
结集出版了两本个人画集
香港出逃记
回到桂林
黑暗中的灯塔
去缅甸参加慰问演出
多想有个家
“磨中”来了盛建明老师
再赴香港避难
实现夙愿光荣入党

第三章 动画之缘
光荣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长影——新中国动画的摇篮
成立新中国第一个美术片组
南迁上海
成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第四章 慧眼识才
力邀万籁鸣,成就巨片《大闹天宫》
诚请木偶片鼻祖——虞哲光
喜得动画奇才钱家骏
不拘一格用包蕾
请来昔日《良友》主编——马国良
放手培养中生代动画高手

第五章 辉煌历程
蹒跚学步
喜忧参半的“乌鸦”
《骄傲的将军》创民族形式之路
“特伟时代”的开启
姹紫嫣红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神仙会”上的新建议
《小蝌蚪找妈妈》的问世
《牧笛》:一首质朴隽永的田园诗

第六章 祸从天降
山雨欲来风满楼
遭遇抄家
审查期间“发明”了玻璃画
“文人扫地”
干校劳动
智会老友
在华西大队的日子里
拍摄剪纸片《金色的大雁》

第七章 黄金年代
情有独钟拍“金猴”
封笔之作《山水情》
以德报怨宽以待人
出访美国、日本,宣传中国动画片

第八章 儿女情长
父亲的品格
父亲心里:工作最重
与同事的关系
关于父母
身教重于言教
与家人亲密无间
儿女情长
特伟动画公司
幸福的晚年生活
贾梅眼中的特伟
在华东医院的日日夜夜

后记
附录
附录一 盛氏家谱排序表
附录二 特伟大事年表
附录三 特伟的动画作品及获奖情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