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学术的体悟与穷究:宋明学术史论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774065
  • 作      者:
    吴漫著
  • 出 版 社 :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郑大史学文库”是大象出版社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合作推出的一套大型历史丛书。该史学文库收集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以往发表的文章,基本上吧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呈现给广大读者。该丛书既有中国古代史,也有中国近现代史;既有对某一个学术问题的前沿性论述,也有对自己学术生涯的一个总结。

展开
作者简介
  吴漫,河南南阳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1项,参编《中华大典》、《中原文化大典》等。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史学史研究》、《历史教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学术的体悟与穷究:宋明学术史论稿》从王应麟之生平及《困学纪闻》之撰述,到《困学纪闻》版本之流传、《困学纪闻》的文献学价值、历史思想及史学思想等视域,对王应麟的政治情怀、学术追求和成就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郑大史学文库·学术的体悟与穷究:宋明学术史论稿》中关于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两文,撰成于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其时,既感慨于司马光志向的博大弘毅、政治的勉力而为,又赞叹其治学的严谨求实。此两篇文章皆为发明此意而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王应麟在注释过程中,注意对名物制度、学术问题等究根溯源。这是王应麟在注释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
  首先,王应麟注意考释名物的起源。一般认为,我国最早考释名物的著作当推《尔雅》。逮至宋代,又有《事物纪原》一书专考名物起源及沿革,明人李果序云:“事事物物,皆有本原。不求其原,譬犹睹黄河而不知其出于昆仑也,观天地而不明其由于浑沌也。欲知其原,或一事载于数书,或一物见于群议;虽谈叟不能遍观而尽识,总龟不能一览而无余。”①抑或出于同种见识,便于人们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对文献的内容获得深入理解,王应麟亦注重考释名物之始。在《困学纪闻》中,他对姓氏、人名、地名、制度、风俗等各种名物,无不穷本讨源,追根究底。例如,该书卷五《礼记》中,“古以车战。春秋时,郑、晋有徒兵,而骑兵盖始于战国之初”条。为考察骑兵之始,王应麟首先追溯其起源。产生于东周末年的《曲礼》云“前有车骑”、《六韬》言“骑战”,此后,《左氏传》“左师展将以昭公乘马而归”,《公羊传》“齐、鲁相遇,以鞍为几”,可见战国之初“已有骑之渐”。再如该书卷十二《考史》中,“《崇文总目》:《史隽》十卷,《汉隽》之名本于此”。为了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汉隽》一书命名的含义,王应麟举出了与书名相似的《史隽》一书。又如,卷十《诸子》中,王应麟引《地员篇》的记载“管仲之正天下也,其施七尺,渎田悉徙,五种无不宜。其立后而手实”,指出:“手实之名,始见于此。”可见,王应麟溯词语的起源以解释名物,目的在于:一是通过查找起源,以最早的记载分析这些名物产生的大致年代;二是通过最早的记载了解这些词语的初始含义。
  其次,考究某种学术问题的滥觞。例如《困学纪闻》卷十三《考史》中,对“三国鼎峙,司马公《通鉴》以魏为正统”,王应麟注日“本陈寿”;“朱子《纲目》,以蜀汉为正统”,王应麟注日“本习凿齿”。又如,该书卷十七《评文》中,“崔驷《西巡颂表》日:‘唐、虞之世,樵夫牧竖,击辕中韶,感于和也。’《班固集》日:‘击辕相杵,亦足乐也”’。王应麟注日:“曹子建书‘击辕之歌,有应风雅’,柳子厚云‘击辕拊缶’,宋景文云‘壤翁辕童’,皆本于崔、班。”又如该书卷十九《评文》中“俗语皆有所本”条,对116个俗语的来历出处进行了标注。这不但反映了王应麟的博学多识,扩大了注释的范围,也是一次学术史研究意义上的总结。
  ……
展开
目录
王应麟生平及《困学纪闻》之撰述
《困学纪闻》版本流传考述
王应麟的历史思想
王应麟的史学思想
《困学纪闻》的注释特点
《困学纪闻》的考据学成就
《资治通鉴》“臣光日”的内涵和忧思
司马光学风三论
明人宋史撰述研究之回顾与前瞻
明人宋史著述考论
明代宋史撰述的历史编纂学成就研究
传统与启蒙之间:晚明学者吕坤的理学反思与再造
焦竑著述考
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新路径——评《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