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韩世忠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55376
  • 作      者:
    戈春源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戈春源教授所作《韩世忠传》,从浩瀚的史料中梳理剔耙,系统地记叙了韩世忠一生英勇奋战的光辉事迹与崇高的精神境界。既概叙时代背景、生平脉络,又着重描叙黄天荡之战等惊风雨、泣鬼神的激战场面;既突出了韩世忠个人出生人死的光辉业迹,又显示了韩世忠家属与韩家军英雄群像的映衬;既记述了韩世忠的军旅生涯,又肯定了韩世忠在团结御侮与屯田垦荒中的作用。《韩世忠传》开掘了韩世忠忠诚为国、纯洁刚烈的内在品质,对他作了历史主义的客观评价。忠于史实,评述恰当,详略结合,语言简练,应该说是这部传记的特点。《韩世忠传》在记叙同一人物的著作中,是迄今为止最为详赡、最为完整的史著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戈春源,1939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毕业,硕士,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曾任历史系、人文学院领导多年,长期从事传统文化、吴文化、社会风俗史、交通史、文献学、唐宋史等研究。著作有《汉字部首源流》、《赌博史》、《刺客史》、《吴国史》、《近代赌博史》、《吴文化简史》、《吴地娱乐文化》等十余部,合作与参撰的著作有《中国运河史》、《兵书观止》、《无锡通史》、《苏州史纲》、《徐学概论》、《苏州文化概论》等三十余部,发表论文90余篇,一些论著获省市奖励。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在一些全国性学会担任常务理事或理事。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保国自强,改革进取,形成了中国历史的浩浩长流。爱国主义精神,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民族之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宝贵的无形财富。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人民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史诗,他们为拯救民族危亡,敢于牺牲,英勇奋战,铸就不朽辉煌。南宋韩世忠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身经百战,血拼疆场,遍体鳞伤,立下赫赫战功。他智勇双全,战术灵活,以少胜多,并发明改进多种武器。他爱民如子,体恤民生。韩军出征,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这些都展现了韩世忠爱国爱民、智勇双全的英雄风范。
  《韩世忠传》以时间为线索,全面记述了他的生平事迹与精神风貌,特别注意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与细节的具体性,突出韩世忠爱国抗金的时代特征。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清风明月、绿水围绕的苏州沧浪亭侧,有座崇祀先人的五百名贤祠。祠里所列的先贤名宦中,有一位手执朝板、态度庄重的官宦画像,他就是南宋蕲王韩世忠。韩是两宋之交抗击金兵南侵的民族英雄,为赵宋王朝维持半壁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获得古今一致的赞颂。韩世忠晚年退休,长期住在苏州,死后葬于灵岩山麓,墓碑为宋孝宗亲题。巍巍丰碑,替苏州山河增添了亮色。
  一、动荡环境孕育将才
  韩世忠字良臣,生于北宋元祐占四年(1089)延安郡的一个农家。有些史书上称韩世忠是绥德人,其实这与“延安”说,并不矛盾,因为在熙宁二年(1069),绥德已划归延安郡(延州)所辖。所以确切地说,韩世忠是延安郡属下的绥德人。其所在乡里,根据韩世忠之孙韩杕所说,称彰武。
  1.恶劣的生态条件
  延安一带,属于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由于气候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水草丰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冷,雨量的减少,和历代统治者因建都于邻近的关中地区,为建筑宫殿陵寝而将这里的树木大量砍伐,加上连续不断的战争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荒凉状态。山塬上只剩下稀稀的芨芨草、骆驼草等杂草,朔风骤起,云沙飞扬,遮天蔽日。在风调雨顺的年月,还能打一些粮食。一般年头,人们只能在河滩谷地与泉洇之处,种上杂粮,艰难谋生。可能是穷则思变,恶劣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众多将才,韩世忠是关西将才中杰出的一位。
  2.外族欺凌的社会环境
  元祐年间(1086-1094),北宋王朝日趋衰微,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它的北方有辽与西夏两个强敌。
  辽国为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所建立。契丹,原是古代东胡族的一支,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一带,隋唐之际结成部落联盟。由于受中原的影响,生产力得到较大的发展,唐朝末年已“兴板筑,置城邑”,走向定居生活。天复元年(901),出身于迭剌部的耶律阿保机被推为部落联盟的领袖,称可汗。他率领部众讨伐室韦、女真、渤海,常获胜利,并多次进入边塞,抄掠中原。贞明二年(916),耶律阿保机设计杀死了对他不满的七个部落的酋长,真正完全统一了契丹族,建立大契丹国,定年号神策,建都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契丹社会的奴隶制已逐步完善,并向封建制过渡,极富侵略性。
  阿保机建国后,四处征战,攻占了河北北部的新、武等州(今涿鹿、宣化一带),在军事机构中设南面招讨使一职,积极准备长驱南下。阿保机在攻灭渤海国之后病死。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更想吞灭中原。这时正好石敬瑭背叛后唐,他以每年提供30万匹帛,割让燕云十六州(今河北与山西北部),并尊德光为父皇帝的极其耻辱惨重的代价,请求德光发兵攻下洛阳。契丹占领洛阳以后,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契丹并不满足已获的权利,还变本加厉以燕云十六州为基地,不时南侵。会同九年(946),因后晋不愿称臣而发兵攻占开封,改国号为辽。耶律德光本想久据中原,但由于剽掠作恶,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而退兵。
  后周世宗柴荣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曾亲率大军征伐辽国,很快取得进展,占领了瀛(今河间)、莫(今任丘)、易(今易县)三州与瓦桥、益津、淤口三个重要的关口,但毕竟中原的门户已失,恢复已经困难。代周而起的赵宋政权,亟欲收复燕云。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赵光义平定辽支持的北汉后,乘胜进攻辽国的幽州,由于沿途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很快占领东易(今河北涿县西南)与涿两州。顺(今顺义)、蓟(今蓟县)等州也望风归附。宋军来到幽州城下,想一举夺取这座城池。但由于宋军久战疲劳,运输迂远,辽的援军及时来袭,宋军在高梁河大败而归,死者万余人。雍熙三年(986),辽景宗耶律贤死,皇位由年幼的耶律隆绪接替,母后萧氏摄政。宋太宗认为辽朝“主少国疑”,因而兵分三路,大举伐辽。东路由大将曹彬率领,从雄州(今仍名)直捣幽州;中路以田重进为统帅,从飞狐口(今河北涞源县北),进攻蔚州(今河北蔚县),再指幽州;西路由潘美、杨业带领,从雁门攻打云州(今山西大同)。中西两路进展迅速,而东路遇到萧太后亲自指挥的大军拦击,又在岐沟关遭辽耶律休哥骑兵的冲击,死者过半,所弃戈甲如山。中路也随之溃退。西路杨业在进攻朔州时,在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陷入重围,被俘不屈而死。杨业就是民间传说的佘太君的丈夫杨老令公。宋朝两次攻辽失败,从此对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景德元年(1004)萧太后与辽圣宗隆绪率二十万大军大举南犯,烽烟滚滚,一路如饿虎扑羊进逼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宋朝廷听到这一消息,惊慌失措,宋朝大臣王钦若等主张迁都金陵或成都,避其锋芒。在寇准等少数大臣的力主之下,真宗被迫“御驾亲征”。由于皇帝亲临前线督战,士气大振,辽军统帅萧挞览在察看地形时中“伏弩”而死,宋已形成胜利之势。但宋真宗对抗辽缺乏信心,不思进取,急于求和,经过几次交涉,以宋称萧太后为叔母,每年向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作代价,维持宋辽原有的疆界,史称“澶渊之盟”。从此,宋辽之间呈现相对稳定的局面。但较小规模的边界冲突,时有发生。
  宋北边另一个强敌是西夏。西夏是由羌族的一支党项族所建。党项本来居住在今青海、四川与甘肃的交界处,唐玄宗时由于吐蕃的北扩,党项被迫迁移到今宁夏、陇东与陕北一带。唐末,党项族首领拓拔思恭参加了镇压黄巢起义的战争,取得战功,被赐姓李氏和“夏国公”的封号,据有夏、银、绥、宥、静五州的土地。夏州在今陕西横山县,银州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绥即陕北绥德,宥州在今陕西靖边县东,静州亦在陕北米脂县西。可见陕西北部是西夏起家的地方,也就是韩世忠的家乡。宋太宗时,朝廷为消灭割据势力,征西夏首领李继捧入朝,并交出五州土地。但继捧的堂弟继迁不从,举兵反抗。他与辽国勾结起来,攻陷宋的西北重镇、水草丰美的灵州(今甘肃灵武),使宋失去了控制西北的重要枢纽。其子李德明继位后,与宋维持了一段友好的关系,在边境上设立榷场,进行互市。宋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两万贯,茶两万斤的赏赐。但这仍满足不了西夏的要求,德明之子李元昊继续攻下甘州(今甘肃张掖)、西凉(今甘肃武威),扩展至河西地区。元昊继位之后,采取措施,逐步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实行征兵制,创造西夏文字,继续发展农业经济,使国家的实力进一步提高。元昊雄心勃勃,继续向西用兵,攻占瓜州(今甘肃安西)、肃州(今甘肃酒泉)、沙州(今甘肃敦煌),领土进一步扩大。景祐五年(1038),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宝元,建都兴庆府(今银川市)。此时西夏“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以贺兰山为固”,已从今陕甘高原、河西走廊到北边河套地区,跨地万余里,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为继续追求自己的利益,谋求版图的扩大,元昊竟向宋朝提出“许以西郊之地,册为南面之君”的非分要求,遭到宋的严词拒绝。宋仁宗下令削除元昊的官职,关闭边界贸易市场,禁止双方互市,以定难军节度使的高官为赏格募人擒斩元昊。元昊乘机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康定元年(1040),元昊率军进攻保安(今陕西志丹县),自土门入,攻占金明寨,乘胜攻至延州城下,宋夏双方在三川口(今延安西北)决战。宋军在深雪中奋勇抵抗,有所斩获。西夏军以轻骑压来,使宋军退却,俘宋将刘平、石元孙。庆历元年(1041)元昊又以诱敌深入的办法,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北)打败宋将任福。次年再败宋军于定川砦(今宁夏固原西北)。几次战争,宋朝接连败北,死伤与被俘者上万。但西夏也兵力受损,人困马乏,军费负担太重,又失去了必需的布匹、茶叶来源,因而要求议和。庆历四年(1044)经谈判,议定元昊取消帝号,由宋册封为夏国主,宋每年“赐”西夏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并重开保安军与高平寨互市的榷场。此后西夏认为宋朝软弱可欺,仍有袭扰宋地事件的发生。韩世忠参军之后的首次战争,就是对西夏作战,而取得胜利。韩世忠出生在生态恶劣、社会动荡的年代,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与忠勇的个性,为他日后成长为大将准备了客观条件。
展开
目录
序言

一、动荡环境  孕育将才
1.恶劣的生态条件
2.外族欺凌的社会环境
二、家庭出身  早年生活
1.贫穷的家境
2.早慧  勇敢  大气
3.抗夏军初显智勇本色
三、从征方腊  建立殊功
1.方腊起事的缘由与经过
2.征战杭州  结识王渊
3.生擒方腊  首功被夺
4.结姻梁红玉的奇遇
四、开封勤王  扈跸扬州
1.女真的兴起
2.幽州征辽救延庆
3.转战冀鲁弭群“盗”
4.保卫开封逞豪气
5.平定胜捷军叛乱
6.拥戴赵构称帝  安靖地方
7.护驾扬州  收服张遇
五、京西淮海  转战抗金
1.京西作战  严肃法纪
2.坚决镇压丁进叛乱
3.退据盐城以图再起
六、赤胆忠心平定内乱
1.宋廷南撤与苗刘兵变
2.临平讨逆  整肃朝廷
3.浦城大战  槛俘送朝廷
七、夫人擂鼓  激战长江
1.金人渡江  赵构入海
2.镇江布战网  激战黄天荡
3.江上受挫  兀术逃逸北去
八、连续作战  平定南方
1.南方“寇盗”猖獗
2.福建范汝为叛乱
3.奉命平叛  安定南方
4.李纲赠诗  勉励英雄
5.肃清江西湖南“群盗”
九、任职江淮  大仪报捷
1.驻军建康  建立背嵬军
2.移节淮南  积极备战
3.精心设计  大仪之战传捷报
4.伶人为使  羞辱金人
十、团结御侮  共同对敌
1.马前杯酒  冰释积怨
2.国事为重  消除隔阂
十一、移屯楚州  威镇前方
1.主动请命  进驻楚州城
2.积极抗金  淮阳取胜
3.砥柱东线  配合藕塘之捷
4.精心护驾  再战淮甸
十二、坚持抗金  反对投降
1.金人废豫  世忠积极备战
2.连上十数札  坚决反对投降
3.弘扬正气  爱护抗金志士
十三、江淮屯田  发展农业
1.根据江南实际  采取屯田措施
2.发展生产  购置耕牛
十四、老当益壮  再战两淮
1.主动出击  响应顺昌之战
2.收复海州  再攻淮阳
3.接纳李宝  进攻濠州
十五、同情忠良  抗论权奸
1.兵权被削  英雄相惜
2.刚正不阿  替岳飞伸冤
3.不畏权奸  反对屈辱议和
十六、退而有致  继续奉献
1.声震敌国  太后赞扬
2.关心下吏  不图回报
3.捐献私俸  输纳租税
4.学习文化  作词研佛
十七、“忠”字相托  死后哀荣
1.谆谆遗嘱  以忠为先
2.功勋卓越  流芳百世
3.死后美谥  配飨帝庙
附录
1.《宋史·韩世忠传》
2.《墓铭》(孙觌)
3.《神道碑铭》(赵雄)
参考文献要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