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萧乾家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34142
  • 作      者:
    文洁若编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萧乾,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中国现代著名侮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文艺版主编,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44年担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展开
作者简介
    萧乾   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中国现代著名侮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文艺版主编,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44年担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萧乾家书》收录了萧乾写给文洁若的姐姐文常书、弟弟文学朴和他的一对女儿以及文洁若本人和儿子萧桐的信。同时收入了萧桐写给爸爸萧乾的信、文洁若旅日一年写的信。两厢对照着读,确实有好处。
    《箫乾家书》记载了中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年(一九六九至一九九九)的风云变幻。从中不仅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茹苦含辛,也展现了一位饱经忧患老知识分子斩不断的拳拳爱祖国、爱民族之情。
展开
精彩书摘
    萧乾致文常韦(十四封)
    1
    二姐:
    最近我在值班,就是坐在工棚里,一坐五六个小时,什么也不干,所以空闲得很,又看了你给洁、桐、荔的信,很是感动,所以不由得想提笔给你写一封信。
    先说政治。我一直认为你是个痛快人,开朗人,直爽人。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毛泽东思想,是可以大大发挥力量的。看来在砖窑上,你就正在以烧炭的张思德同志为榜样,不在意你腿上的毛病,在忘我地劳动。你去双桥坐在汽车上的那段,短短几笔,充分写出你得到解放后的喜悦,感激和热爱劳动的积极心情。我相信你会劳动得十分出色,通过这番脱胎换骨的改造,党也会给你作出适当的安排的。现在毛主席、党中央号召每个人都思想革命化,要继续革命。你从一九四九至一九六九年,失去了二十年的机会,但事实证明一点不迟,只要下决心跟毛主席闹革命,干一辈子革命,光明就一定在眼前。反之,个别的“老革命”半途而废了,反而会掉队。我们只要记住干什么都是为了革命,那就会心情愉快起来,干劲大了起来。我从你的信中受到很大感染。我相信桐、荔和洁若也都从中受到了鼓舞。
    你信中谈到的另一问题,我作为妹夫,本来完全不应插嘴。但一则你在信中谈此问题时提到了我,而从一九五四年至今,十六年来,咱们几个人可以说是共过患难,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没有你,没有朴、概二弟,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情况,所以对你的祸福,我从来是休戚与共的。只有你幸福了,我们才真能幸福。如果我们一家团聚,而你一个人孤独、孤单,我们这个团聚也是不完整的,还是有遗憾的。正因为如此,去年我们来湖北后,每想到你一个人守在南沟沿,尤其春节时候,我们在欢快中,心里是有一块暗影的。所以我才时常催桐、荔给’你写信。
展开
目录
萧乾致文常韦(十四封)
萧乾致文学朴(一封)
萧乾致小静、小黎(一封)
萧乾致萧桐(六十八封)
萧桐致萧乾(七十三封)
萧乾致文洁若(二十五封)
文洁若致萧乾(十一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