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繁华散尽:“四大家族”的后人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40396
  • 作      者:
    李军编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四大家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是那样的显赫一时,它们的势力渗透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政界,那更是权倾一时,一手遮天。不仅影响到国民党的命运,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命运。李军编著的《繁华散尽(四大家族的后人们)》介绍了四大家族的后人们,他们的后人散落世界各地并落地生根,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家族的谱系。对于前辈们曾经令世人注目的往昔岁月,他们能够以平常心淡然处之,实在难能可贵。尽管很少有人愿意重走前辈们从政的道路,但从其身上仍可隐约窥见到他们祖传的风流和财富。
展开
内容介绍
    冯友兰先生讲,历史是一条凝固的河流。国外学者指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总是出于自己现实的生活情景去考察历史事件和人物,总是尝试尽可能地接近它们,但得到的却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虽然细节可以刻画,但其人其事却总难免于众说纷纭。时间越久越是如此,如影逐形,这大概就是人们心口相传的历史。在“四大家族”渐次淡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李军编著的《繁华散尽(四大家族的后人们)》考察了这一部分的历史碎片,再一次搜寻了这些世家人物的影踪,为广大读者献上这部关于他们后事与后人的小书,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撷取几朵浪花、收获些许感悟。
展开
精彩书摘
    蒋经国生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农历三月十八曰,是蒋介石与发妻毛福梅生育的蒋家嫡传之子,也是蒋介石所生唯一的亲生骨肉。<br>    民国初年,中国教育制度正处于从旧式塾馆过渡到新式学堂阶段。蒋经国先人私塾读四书五经,后进正规学校接受新知识。从1916年到1922年,蒋经国接受了整整6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他幼年所受教育的模式,几乎就是蒋介石当年的翻版。按照名作家江南的说法,“蒋先生的理想,受他自己生长时代的局限,是个典型的国粹主义者。认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认为在故纸堆里,有为人治世的指南针。”蒋介石正是以自己早年走过的道路为模型来塑造蒋经国的。蒋经国曾回忆道:“父亲指示我读书,最主要的是四书,尤其是《孟子》,对于《曾文正公家书》,也甚为重视。”在蒋经国十岁那年,蒋介石写信回家要求蒋经国读《说文解字》,指示他说:“此书每日认得十字,则三年内必可读完,一生受用不尽矣。”后来蒋经国常说:“父亲对于我们兄弟的教育,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不管在家、在外都是经常来信指示我们写字、读书和做事、做人的道理。”<br>    1922年,蒋介石不顾毛福梅的反对,接蒋经国到上海,先人万竹小学读四年级,毕业后又考浦东中学继续接受教育。虽然蒋介石长期不能亲自在蒋经国身边施教,但他对儿子学习的督促却从未懈怠。蒋经国在上海读书期间,差不多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可收到父亲寄来的信,从日常生活、为人处世到功课学业,事无巨细无不过问。<br>    蒋经国在上海读书期间,正值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动荡年代,新思潮、新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求知欲正旺、可塑性正强的蒋经国,同许多激进的爱国青年一样,蒋经国的思想境界不断发生变化,开始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去。<br>    此时,国共合作正处高潮阶段,苏联和共产国际为了支援中国革命,创办了莫斯科中山大学,为国共两党培养革命干部。当时进步学生都以留学苏联为荣,蒋经国是热血青年,当然不甘人后。1925年他被蒋介石介绍到北京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所办的子弟学校——“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文,为赴苏留学做准备。对于蒋经国赴苏留学的要求,蒋介石虽不鼓励但也不持异议。当时蒋介石还是中外闻名的“左派”,标榜“以俄为师”,与苏联的关系正处于最密切的时期,让儿子到“世界革命的圣地”去锻炼锻炼,未尝不是好事。蒋经国到广州后,正逢黄埔军校选派一批学生赴苏留学,他便加入了这支留学队伍的行列,于1925年10月19日由广州乘苏联轮船经海参崴转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莫斯科。<br>    与蒋经国一起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共有30C)多人,其中30名是由苏联顾问鲍罗廷推荐的国民党要员子弟。著名的有: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叶楚伧之子叶南,邵力子之子邵子纲,于右任之女于芝秀、女婿屈武,冯玉祥之子冯国洪、之女冯弗能等。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蒋经国与另外21名同学编为一班,开始学习俄文、历史、哲学、经济、地理、列宁主义、军事科学等课程。学校为每一个中国学生都准备了一个俄文名字,蒋经国改称尼古拉。<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第一章  蒋氏家族<br>第一节  蒋家第二代<br>一、从“断绝关系”到“父业子承”:蒋介石的嫡长子蒋经国<br>二、身世扑朔迷离的蒋介石次子:蒋纬国<br>第二节  蒋家第三代<br>一、蒋经国长子:蒋孝文<br>二、蒋经国长女:蒋孝章<br>三、蒋经国次子:蒋孝武<br>四、蒋经国幺子:蒋孝勇<br>五、蒋经国的非婚生子:蒋孝严与蒋孝慈<br>六、蒋纬国之子:蒋孝刚<br>第三节  蒋家第四代<br>一、蒋孝文之女:蒋友梅<br>二、蒋孝章  之子:俞祖声<br>三、蒋孝武之女、之子:蒋友兰、蒋友松<br>四、蒋孝勇之子:蒋友柏、蒋友常、蒋友青<br>五、蒋孝严之女、之子:蒋惠兰、蒋惠芸、蒋万安<br>六、蒋孝慈之子:蒋劲松<br>七、蒋孝慈之女:蒋友菊<br>第二章  宋氏家族<br>第一节  宋氏才俊的归宿<br>一、爱钱的宋霭龄:宋氏家族的幕后操控者<br>二、爱权的宋美龄:家族与党国百年沧桑的最后见证者<br>三、爱国的宋庆龄:深沉情怀至死不渝<br>四、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的后半生<br>第二节  宋家第二代<br>一、宋霭龄的儿女<br>二、宋庆龄没有生育子女<br>三、宋美龄也没有生育子女<br>四、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的后人<br>第三节  宋家第三代<br>一、宋子文的孙辈<br>二、宋子安的孙辈<br>第三章  孔氏家族<br>第一节  孔氏家族的开创者:孔祥熙<br>第二节  孔氏家族的第二代<br>一、孔祥熙的长女孔令仪<br>二、孔祥熙的长子:锋芒毕露的孔令侃<br>三、孔祥熙的二女儿:不男不女的孔令俊<br>四、孔祥熙的小儿子:深藏不露的孔令杰<br>第四章  陈氏家族<br>第一节  “二陈”后事<br>一、陈家溯源<br>二、晚年陈果夫<br>三、晚年陈立夫<br>第二节  陈家后代<br>一、陈果夫的后人<br>二、陈立夫的后人<br>三、陈家第三代<br>结语<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